[文/Faye]
當全世界都在為生存而戰(zhàn)時,有一群身處疫情風暴中心的美國華人,以及比鄰的加拿大華人,不僅要與病毒進行抗爭,還要為自己的安全擔心,也同樣憂慮走在街頭會迎來異樣的目光。
當下,在美國因疫情引發(fā)的一股歧視亞裔的種族主義浪潮,正愈演愈烈。紐約市2月以來涉及亞裔歧視的投訴超過105宗,去年同期這個數(shù)字只有5宗。

3月12日,美國亞裔在波士頓抗議因新冠病毒而對華裔/亞裔的種族歧視增加。(圖/美聯(lián)社)
加拿大雖然沒那么嚴重,但歧視亞裔的事件還是比往年明顯增多。加廣中文報道,2月以來,加拿大媒體報道了一些城市出現(xiàn)由于肺炎疫情而歧視華人的事件。在4月上旬,蒙特利爾地鐵上發(fā)生一宗針對亞裔的襲擊事件。一名來自香港的男子遭到兩人暴力毆打,耳朵以及頭部流血。這位男子報警并且驗傷,表示會進一步追究打人者的責任。
疫情中,在海外的華裔乃至亞裔遭受歧視的事件時有所聞。比如,在學校里,亞裔孩子被嘲諷羞辱為“病毒”;在公共汽車上,可能因為你的亞裔面孔而遭到白眼。
多年來參與華裔社區(qū)反種族歧視、關注社區(qū)健康議題的吳婷婷(Amy Go)女士表示,面對不公對待,大家(華人們)需要站出來,對歧視、仇視行為發(fā)聲,要相互幫助;但同時,華裔中也有人對其他族裔,比如對穆斯林、對窮人、對性取向不同的人、對深膚色的人,帶著歧視的態(tài)度。非常不幸,加拿大華裔中也有這類人,他們無法容忍很多與自己不同的人,這也應該反思。
早在今年2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明確喊話:加拿大人不能因肺炎疫情歧視華人。當時,特魯多周末在出席多倫多郊區(qū)Scarborough一個華裔慶祝中國新年宴會講話時警告說,加拿大不是一個容忍謠言和恐懼驅動種族歧視的國家。

Tijana Martin/The Canadian Press
之前很多華人不屑或大力批評的特魯多庇護難民和為少數(shù)族裔站臺的“白左”做法,如今看來卻難能可貴。因為在亞裔歧視飆升的當下,作為北美的少數(shù)族裔,華人無比需要“政治正確”,需要最基本的尊重與包容。
一、疫情下的種族歧視,連球星林書豪也未能幸免
就在近日,著名華裔籃球明星林書豪宣布為助力美國抗疫捐贈100萬美元,之后在The Players Tribune網站發(fā)表了一篇長文,講述了過去幾個月,自己從中國回到美國后,所目睹的美國亞裔群體因種族歧視所遭遇的種種。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見證了人性中最好和最壞的一面。美國的亞裔群體正在經歷著辱罵、騷擾和暴力。我自己的親人朋友,真的因此害怕到不敢出家門一步?!边@是林書豪在那篇長文中所寫下的字句。
2020年對于林書豪而言有些特殊,因為他先后經歷了兩場暴風雨,而且兩次都身處新冠病毒爆發(fā)的中心。他坦言,在中國經歷疫情和回到美國后所經歷的一切,給他的感受可謂天差地別。

當CBA因為疫情不得不停賽,林書豪滿心歡喜地以為可以回到美國和家人團聚,酣暢淋漓地吃一頓想念已久的In-N-Out漢堡時,美國疫情突然急轉直下。
之后,他親眼見證加州被“封城”,紐約確診人數(shù)突飛猛漲,往日熙熙攘攘的紐約時代廣場突然變得冷冷清清。但同時他也看到了疫情陰影籠罩下的亞裔美國人,在自己的國家正遭到唾棄、莫名辱罵甚至人身攻擊。
一個男人襲擊了一家人包括兩個幼小的孩子,只因為他們是亞洲人。在“Stop AAPI Hate”這個組織開創(chuàng)之后的兩周,就有超過1100例針對亞洲人的被歧視案例發(fā)生。這些就像災難電影一樣,真實地發(fā)生在眼前。
林書豪說:“幾乎我認識的每個亞裔美國人,朋友圈里都有一個在這段時間內成為攻擊目標的人。就連對我來說一些很重要的人,我的親人朋友,也因此害怕到不敢出家門一步?!?/p>
這讓他想起太多次的被叫“chink(中國佬)”、“orch dork(樂團書呆子)”或者“chicken lo mein(雞肉撈面)”,被人喊過“滾回你老家去”。就算是在“林瘋狂”的巔峰時期,也免不了總要忍受著這些針對亞洲人的冷嘲熱諷。
于是,疫情期間這位著名的籃球明星變得和其他美籍亞裔一樣,因為病毒和疫情感到害怕、焦慮,因為種族歧視,面臨額外的恐懼。(編者注:林書豪在美期間曾因出現(xiàn)喉嚨酸痛等不適癥狀,擔心被感染而去過急診室,后經醫(yī)生診斷為普通感冒。)
二、投訴激增,迫使紐約成立反亞裔歧視部門
林書豪所描述的情形,只是疫情期間美國亞裔日常生活中遭遇種族歧視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早已在這座城市扎根,開著餐廳、經營著公司的亞裔群體,正因為種族歧視遭受著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打擊。
紐約米其林星級餐廳Jeju Noodle Bar的老板金(Kim),最近在Instagram上收到了某人的照片,該人稱自己是老顧客。消息中寫道:“嘿,我在附近。”“對不起,我看到了這幅可怕的涂鴉?!?/p>
當他第一次看到這條消息時,還以為是一個騙局。但Kim想了想,還是鼓起勇氣點開了消息附件里的照片。照片顯示,在他心愛的餐廳正門窗戶上寫著:“別吃狗肉了!”

作為紐約市米其林星級最實惠的餐館之一,遭到破壞,Kim并不感到驚訝。事實上,在他決定暫時關閉濟州面條吧幾周后,種族歧視涂鴉就出現(xiàn)了。他的主廚和員工們都害怕地不敢來上班了。
Kim的主廚告訴他,現(xiàn)在即使坐地鐵也不再安全。因為在地鐵或公交上,總有人不時地用一種怪異的表情看著她,甚至不想坐她的旁邊。包括Kim一位開餐館的朋友也告訴他,自己的兒子在豪華高層公寓大樓電梯內遭到三名男子的襲擊。
這種“近距離的傷害”讓Kim意識到,為了員工的安全,眼下還是關門大吉為妙。
然而比Kim情況更加糟糕的,還有在西雅圖經營著一家中餐館Jade Garden的老板陳家祥(Eric Chan)。
一個月前的凌晨,Chan突然發(fā)現(xiàn)有人故意砸了餐廳的窗戶。當時他傷心透了,他無法理解,“為什么他們一家人每天14個小時馬不停蹄地工作,忙的時候頂多只能休息半個小時,卻仍然受到當?shù)厝巳绱瞬还降膶Υ???/p>
更糟糕的是,因為疫情Jade Garden的業(yè)務量本下降了80%,沒有收入來源,這個家庭現(xiàn)在連修理窗戶所需的1500美元都已經負擔不起了。“即使修復了,也還是會再次被破壞。”Chan說,“我別無選擇,只能把它們用木板擋住。”
實際上,在美國疫情尚未發(fā)酵至如今嚴重程度之前,亞裔歧視的苗頭就已顯現(xiàn)。據(jù)住在紐約市現(xiàn)年41歲的企業(yè)家埃迪·宋(Eddie Song)回憶,3月7日他和妻子去Costco購物時,就在他們要拿購物車的時候,一個陌生男子突然跳出來大罵:“是亞洲人造成了COVID-19,你不配擁有購物車!”
那個男人甚至威脅song說:“如果你不給我,我就扇你耳光?!北M管在Song反駁之后,那人也沒有再糾纏,但一周之后,當song站在曼哈頓的辦公樓的電梯里時,類似的情況又發(fā)生了。有一位陌生說,不希望和他同乘一部電梯。
“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fā)生,情況越來越危險?!睘榱吮苊飧鼔牡那闆r發(fā)生,Song現(xiàn)在外出時經常佩戴GoPro攝像機,以此來隨時記錄可能發(fā)生的危險事件,也可為投訴提供有效的證據(jù)。

最近,Song已經不得不通過在街上穿著令人生畏的服裝,使自己免遭因COVID-19帶來的騷擾。
自美國新冠病毒爆發(fā)以來,隨著疫情狀況的不斷惡化,死亡人數(shù)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將其歸咎于無辜的亞裔們;面對各種不懷好意的審視,不少美籍亞裔開始陷入焦慮和恐慌,由仇外暴力襲擊引起的反亞裔歧視投訴,也因此持續(xù)激增。
據(jù)紐約市人權委員會發(fā)言人艾麗西亞·麥考利(Alicia McCauley)介紹,自今年2月份以來,截至4月16日,委員會共收到紐約市248例關于歧視的投訴。其中有105項反亞洲歧視投訴,且大多數(shù)是在3月和4月提出的,而去年同期類似的投訴只有5宗。
此外,據(jù)非營利組織Crisis Text Line(是一種通過短信提供免費心理健康咨詢的非營利組織),統(tǒng)計,在今年1月的第一周到3月的最后一周之間,來自亞洲人的短信增加了39%。在此期間,求助量最多的時候發(fā)生在爭議病毒起源的那一周。

正是迫于疫情爆發(fā)以來不斷激增的投訴壓力,紐約市政府終于意識到亞裔歧視為美國社會安定帶來不利影響。4月20日,紐約市人權委員會宣布將建立一個專門處理亞裔歧視類問題的部門。
三、面對歧視,反亞裔聯(lián)盟正在崛起
然而反亞裔歧視只靠政府的力量,顯然遠遠不夠。
面對新冠疫情下的亞裔歧視,有不少亞裔美國人社區(qū)已經開始私下結成聯(lián)盟,試圖在這個異常艱難的時期中抱團取暖。美國舊金山就有30名志愿者組建了一支名為SF Peace Collective的反亞裔歧視社區(qū)聯(lián)盟。

SF Peace Collective組織成員在街上
據(jù)創(chuàng)始人馬克斯·梁(Max Leung)透露,組織的成員會定期通過步行或乘車的方式在街道上巡邏,以保障唐人街亞裔的安全。即便餐館老板在晚上關了門之后,他們也會時刻保持警惕。
Leung說:“在舊金山針對亞裔社區(qū)的襲擊和暴力,在歷史上由來已久。我們一直希望這種情況能夠有所改善,但是現(xiàn)實是變得越來越糟了。既然警察和政客們無法阻止它,那總得有人需要有所作為?!?/p>
除了日常的巡邏,社區(qū)成員們也會通過互相發(fā)送詩歌、繪畫等形式,從精神上相互鼓勵。事實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也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短暫的安寧,至少心理上不再像之前那么害怕和焦慮了。
當然,像SF Peace Collective這樣小規(guī)模的自發(fā)聯(lián)盟,只是亞裔們在美國反亞裔歧視斗爭中的一個縮影。
前不久美國反誹謗聯(lián)盟也曾聯(lián)手258家非營利及公益組織,向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眾議院少數(shù)黨領袖麥卡錫遞交聯(lián)名信,敦促立法機關采取有效舉措應對這波歧視亞裔美國人浪潮。亞太裔律師協(xié)會也呼吁各界規(guī)范新冠病毒的叫法,并鼓勵遭受歧視行為的受害者大膽維權。此外,一些亞裔團體已自發(fā)建立了“停止仇恨亞裔”的網站,收集相關事例。數(shù)據(jù)顯示,網站3月19日創(chuàng)辦后的兩周內就收到了超過1100例對仇恨行為的報告。
不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反歧視斗爭中,也有另一群華裔美國人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為反亞裔歧視而努力。就像為美國抗疫慷慨捐贈100萬美元的林書豪所說:“沒人知道這場危機將帶來多大的破壞性,但是在此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很多的機會去選擇成為別人的光。”
就是這么一群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用實際行動來幫助那些與自己同呼吸共命運的美國人,利用他們與中國的深厚聯(lián)系和社交網絡來從海外獲得醫(yī)療用品,支援在美國抗疫一線戰(zhàn)斗的工作者。
據(jù)來自美國華人聯(lián)合護理聯(lián)盟的成員卡西·王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已經籌集了500多萬美元的資金,用于為美國一線醫(yī)務人員購買個人防護裝備。她說:“盡管我們看到了反亞裔的偏見,但我們也是美國人”。
對于華裔美國人的慷慨幫助,CBS New York在4月17日的一篇報道中,曾如此評價:“如果前線工人正在與COVID-19戰(zhàn)斗,那么華裔美國人一直在幫助提供贏得戰(zhàn)爭所需的武器。從醫(yī)院到警察局,從救援隊到市政廳,您都可以找到他們捐贈的口罩。”
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亞裔歧視從來都是一個未解的難題,但幸運的是,已經有人看到美國華人和加拿大華人們?yōu)樗趪野l(fā)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并在背后默默支持著他們。
在Chan的中餐廳因故意破壞而不得不釘上木板后,當?shù)厮囆g家用明亮美麗的壁畫覆蓋了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