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本文經(jīng)授權轉載自創(chuàng)意社(ichuangyi99)
前兩天在綜藝上看到小沈陽,突然間發(fā)覺,他好像在大眾面前已經(jīng)“消失”很久了。
在節(jié)目里,郎朗問小沈陽對小品有何準備時,他的表情變得有些凝重,并一臉苦澀地說道:
“不敢再碰小品了,很受傷”。
聽到這句話時,心里猛一咯噔。
回想起2009年春晚,憑借小品《不差錢》而一夜被全國人民熟知的小沈陽,
再看看如今這個不敢碰自己老本行的人,心酸之余不禁好奇:
這十年間,小沈陽,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2009年,一個穿著蘇格蘭裙子,說話扭捏作態(tài)的“純爺們”,站在了春晚的舞臺上。
“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吼”,小品中的經(jīng)典臺詞再搭上小沈陽的特有腔調(diào),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那天節(jié)目表演完之后,小沈陽的老家放起了鞭炮和煙花,父母的電話都被打爆了。甚至許多年沒聯(lián)系過的都來電話了。
誰也沒想到,這個從山溝里出來的娃子能在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這種極速躥紅,連他的師傅趙本山都沒有經(jīng)歷過,也沒有見過。
自那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能看到有人在模仿小沈陽的神態(tài)與動作。
還有人專門為他量身打造了一首歌《我叫小沈陽》,在當年傳唱度也非常高。
人氣的上漲,帶給小沈陽更直接的收益是:
活動邀約不斷、出場費直接翻了40倍、明星給他做配角……
一時間風頭無兩,就連春晚總導演郎昆都說:“小沈陽將來會媲美趙本山”。
還有好多人認為小沈陽將會成為趙本山的接班人。
就是這樣一個被圈內(nèi)看好的人,誰也沒想到他“出道即巔峰”,沒兩年就走向了“泯然眾人矣”的道路。
我們經(jīng)常會用“一夜爆紅”來形容一個人沒實力、靠運氣,其實在此之前,小沈陽也沒少吃苦。
從小家里窮,但他很懂事。
小學畢業(yè)后,小沈陽進了武術學校,但一年3500塊錢的學費讓家里負擔很重。
小沈陽就對爸媽說自己不喜歡武術,退了學。
在農(nóng)閑時,他跟著母親一起唱“白活”,跟著哭喪補貼家用。
一次偶然,正在唱白活時,旁邊有人覺得十幾歲的小沈陽唱得很好,便勸他去鐵嶺藝術團,那里正招生,表現(xiàn)好的將來還能留團里。
那時候全屯子的人都覺得廚子、司機才是正經(jīng)職業(yè),唱戲的都不是“正經(jīng)人”。
但為了孩子有個更好的發(fā)展,小沈陽的爸媽還是東拼西湊把小沈陽送進了劇團。
正如小沈陽不知道父母背負了很大的壓力送他去藝術團,父母也不知道小沈陽在剛出去表演時受了多少委屈與辛酸。
剛開始上臺表演的時候,挨哄、被逼著喝酒、挨打受辱,甚至表演完拿不到工錢都是常有的事。
但他孤身一人在外,也只能忍著。
為了掙錢,小沈陽開始故意扮丑,涂著艷俗的口紅,穿著又土又村的女裝。
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觀眾對這種另類的搞怪風格很感興趣,自己也逐漸地在當?shù)匦∮忻麣狻?/p>
2006年,在他人的引薦下,小沈陽通過趙本山的考核,認了趙本山當師傅。
這在當時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也難以實現(xiàn)的事??!
小沈陽打電話把這件事告訴爸媽,他父親還以為他想天上掉餡餅的事想瘋了!
不論是不是想瘋了,但遇到趙本山之后,小沈陽的命運是徹底發(fā)生轉變了。
在趙本山的力捧下,僅用三年,小沈陽就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走紅之后,許多影視資源向小沈陽拋出了橄欖枝,想要借助他的流量還有喜劇天分來為影片增色。
第一部找到小沈陽的,是電影《三槍拍案驚奇》。
陣容很強大,張藝謀是導演,閆妮、孫紅雷都只是配角,主角就自然成了當紅的小沈陽。
可惜這部影片卻沒有給大眾交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浮夸的演技、各種辣眼的造型,讓人看完能尷尬地在地上摳出三室一廳。
而這部影片最終豆瓣4.7分,是張藝謀影史最低作。
還在第一屆金掃帚獎上“連中三元”,成了年度最令人失望的影片。
小沈陽在那一年,也成了最令人失望男演員。
也許是不想僅局限于小品界,小沈陽想要多方面發(fā)展自己。
這幾年來,他一直在嘗試不同的路子:做演員、當歌手、上綜藝……
可是,之后的《大笑江湖》、《西游記女兒國》、《河東獅吼2》,無一例外,都成了不及格的爛片。
自己當導演的處女作《猛蟲過江》,更是被打出了3.7的超低分,差到?jīng)]眼看。
小沈陽也成了觀眾眼中當之無愧的 “票房毒藥”。
再后來,小沈陽也在訪談里反思自己做錯了:
“那時候真不會演電影,連機位都找不到。臺詞只是在嘴邊,也沒從心里出來?!?/p>
能理解他想要走向更高處,迫切想要轉型的心情,但是戒急用忍,行穩(wěn)方能致遠。
在這十年間,有許多趙本山與小沈陽師徒關系破裂的傳聞流出。
2014年的時候,小沈陽把自己的微博認證從“趙本山徒弟”改成了“藝人”。
當時有許多人就猜測趙本山和小沈陽要分道揚鑣了。
兩人的關系和故事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從身份的轉變上能看出,小沈陽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對著師傅趙本山說:“我們離開你,什么都不是”的愣頭青了。
選擇離開,勢必也是出于對自己未來發(fā)展的考量。人生和事業(yè)的經(jīng)營,也不能總依靠師傅。
但正如他在接受魯豫采訪時被問到的:
假如當時經(jīng)營得再好一點的話,他可以更好?
如果只說收入和人氣的話,同當年那個窮小孩相比,如今的小沈陽的確是好的太多了。
對此小沈陽點頭。
但提問和回答的兩個人心里都清楚,對于一個辛苦打拼終于有了人氣的演員來說,這個“更好”絕對不該僅僅是物質(zhì)方面的。
對于當時的選擇,小沈陽坦言,“跟自己文化也有關系,當時就是想的太少,對自己一點規(guī)劃都沒有”。
幾年過去了,小沈陽肉眼可見地“糊”了,從春晚的名聲大噪到現(xiàn)在的無人問津。
同門的師兄弟宋小寶、王小利卻依然在小品界混得風生水起。
有人說小沈陽是因為得罪了師傅趙本山,所以資源越來越差。
與其這樣妄加揣測,回頭看,倒不如說是小沈陽把觀眾給得罪了。
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一而再地消耗大眾對他的期待值,我們也由原先的期望漸漸變成失望,再到絕望。
對于小沈陽來說,“一夜成名”可能是他一生都無法撕去的標簽。
他在十年前之所以能一夜成名,靠的不僅僅是運氣,還有上個十年里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打下的扎實功底。
而后來從二人轉小品演員轉行拍電影走上大熒幕,卻沒有給自己太多的準備時間。
在娛樂圈有人氣是好事,但人氣是會不斷消耗的。
正如張雨綺那段對人氣和業(yè)務能力的見解:
人氣是人氣,業(yè)務是業(yè)務,這是兩碼事。
如今又一個十年過去了,小沈陽經(jīng)歷了從云端到低谷的兩極墜落。
每當再問及小沈陽有什么作品時,人們對他的認識還停留在他2009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錢》。
一夜成名簡單,可是沒有好作品,光靠人氣就想要長盛不衰,很難!
得罪半個娛樂圈,他憑啥敢這么狂?
被diss又丑又土?求求你做個人吧!
童瑤手撕綠茶上熱搜,佟麗婭錯過一個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