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农村老熟妇肥BBBB_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色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熟妇人妻在线视频_囯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當前位置: 首頁 > 社會新聞 >

避疫莫斯科:在郊外的達恰聽鳥叫、劈柴燒火

時間:2020-04-17 10:15來源:網絡整理 瀏覽:
據俄羅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網發(fā)布的信息,截至莫斯科時間4月15日10時30分,俄羅斯境內新增3388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累計確診24490例。其

據俄羅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網發(fā)布的信息,截至莫斯科時間4月15日10時30分,俄羅斯境內新增3388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累計確診24490例。其中莫斯科新增1774例,累計確診達到14776 例,是俄羅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qū)。

另據莫斯科負責社會發(fā)展問題的副市長拉科娃4月14日透露,該市約有7000名新冠患者在家接受治療。即便如此,莫斯科衛(wèi)生部門14日發(fā)布消息預警稱,當地收治新冠患者床位或面臨短缺。

隨著莫斯科疫情形勢日益嚴峻,許多當地居民選擇來到郊外的“達恰”暫住?!斑_恰”是一個音譯詞,原詞дача的詞根意為“贈與”,是俄羅斯人避暑消夏的特色鄉(xiāng)間小屋。達恰通常帶有果園、菜園,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具有俄羅斯特色。

4月11日,在莫斯科定居的中國人方飛與家人來到了郊外的這塊“自留地”,躲避首都的人潮和焦慮氣氛。他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講述了他在達恰避疫的生活和他對莫斯科疫情的一些看法,以及在俄華人團結互助的故事。

以下是他的口述。

 方飛在莫斯科郊外的達恰烤火取暖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供圖 方飛在莫斯科郊外的達恰烤火取暖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供圖

達恰避疫做得最多的三件事

我叫方飛,在莫斯科工作生活,我的妻子是俄羅斯人。由于莫斯科的疫情截至今日(編注:4月14日),一直是朝著惡化的方向發(fā)展,因此4月11日我決定和家人到莫斯科郊外的達恰居住。

關于在達恰的生活,可能要跟大家普及一下。達恰分很多種,總體來說,和大家對別墅的普遍認識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我們目前所居住的達恰距離莫斯科63公里,是我岳父岳母的,他們夏季的周末會過來避暑,所以這里并沒有中央供暖。莫斯科郊區(qū)的4月,夜里溫度還是能下降到10°以下,不過岳父家的達恰有壁爐,需要砍柴生爐子取暖。

另外這里距離最近的商店步行需要15分鐘左右,手機信號也不是很強,上網和打電話需要到最靠近城市方向的窗邊才可以。這里的生活有點像一個段子說的:“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這一片達恰小區(qū),總共大概有20多座達恰,小區(qū)就一個入口,由于門衛(wèi)大叔經常喝醉,所以治安在某種程度上說確實需要靠他養(yǎng)的狗。

每個達恰都有自己的小院子,住戶可以不戴口罩在院子里走動,呼吸新鮮空氣。聽鳥叫,聞著院內初春的味道,看壁爐里的柴火燃燒,應該是每個目前在達恰隔離的人做得最多的三件事。

 在達恰的壁爐里烤香腸。 在達恰的壁爐里烤香腸。

莫斯科防疫尚有欠缺

莫斯科應該是俄羅斯歐洲部分華人最多的城市。2月莫斯科出臺的一些防控措施,確實影響到不少華人的生活,大家對莫斯科政府采取措施表示理解的同時,也有很多無奈,網上也出現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吐槽文章。不過我個人覺得大多數華人還是比較理性的。

說實話,如果不太關注新聞,只是遵守莫斯科政府的禁足令的話,并不會有特別的感受,因為之前國內“封城”的消息,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為目前莫斯科的生活狀況打好了一個心理基礎。

不過,今年2月末3月初發(fā)生了80名中國公民因違反隔離規(guī)定面臨被俄方遣返的事情,這也讓生活在莫斯科的中國人感到緊張。但當時感受到影響的無非是生活在莫斯科的亞洲人和俄羅斯亞裔公民,以及那些工作和中國或者中文有關的莫斯科人。

我工作的單位從3月11日開始對在辦公室的員工每日量體溫,當時大家并沒有特別嚴肅對待,覺得每日有人來量體溫,挺好玩的。后來隨著莫斯科開始出現確診病例,部門領導對我們幾個負責中文業(yè)務的人說,我們可以選擇在家遠程工作,也可以到辦公室上班。

3月底,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發(fā)表電視講話,全俄宣布開始實施帶薪休假一周。由于工作性質,我們還是要繼續(xù)工作,但是已強制必須在家工作,不得到辦公室,如果需要到辦公室,需要和領導提前申請。但剛開始大部分莫斯科市民也沒有把這個事情看得很嚴重,所以在家工作那幾天,我透過窗戶注意到其實還是有不少人出門,其中包括推著嬰兒車散步的年輕媽媽。

真正全民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普京4月2日第二次發(fā)表電視講話之后,那個時候俄羅斯確診感染病例開始慢慢爬升,并且死亡病例也陸續(xù)出現。媒體也慢慢開始號召大家不要出門,還報道了前線醫(yī)院的情況。很多明星也開始在社交網絡上分享有關自己的自我隔離生活,畢竟在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對一些年輕人的呼吁有時候比官媒還有效。

俄羅斯整體的防疫措施,由于各個行政主體情況不一樣,不太好概括地評價,不過就莫斯科一地的情況來說,我個人覺得不太理想。因為截至4月13日,莫斯科還有大約7000名感染新冠病毒的輕癥患者在家自我隔離。而根據目前的規(guī)定,和他們的住在一起的親屬還是可以去超市買東西、倒垃圾和遛狗,更何況上周末還有26名感染患者違反隔離規(guī)定,跑出門透氣散步。

莫斯科目前沒有集中收治輕癥感染患者,而是要求他們自覺在家中隔離,并接受遠程治療。

在俄華人團結互助

截至4月14日,我隔離已將近1個月時間了,在莫斯科市內住的時候,由于可以出門去超市,所以沒有感到特別不方便,而且每天能節(jié)省了2個小時工作通勤時間,早上可以多睡一會,春困感其實還是蠻強烈的。但也有令人討厭的事,就是每次出門去超市都糾結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尤其是3月中下旬的時候。

俄羅斯人普遍認為只有病人才會戴口罩,所以如果戴口罩出門,很多當地人會認為你就是病毒攜帶者,或者是病人,雖然可能不會有人對你指指點點,但你也會感覺到路人看你的眼光總有一些奇怪的感覺,尤其是我們這些亞洲面孔,在考慮戴不戴口罩的問題上真的會糾結。

隨著疫情越發(fā)嚴重,街頭戴口罩的俄羅斯人明顯增多,因此現在不用擔心戴口罩的問題了,只要能買到口罩,大大方方戴上就好。

面對這次疫情,在俄華人也團結起來,相互幫助。我個人真心覺得這次使館很給力,之前估計有不少人覺得使館和自己的旅俄生活應該是兩條平行線般的存在,但是這次確實感覺到我們的背后有使館支持。在非官方的層面,我們在俄的華語自媒體分享了一些實用的干貨來幫助大伙兒。比如,我們在各社交平臺的賬號——“灰摩卡電臺”也錄制了3期簡短的特別節(jié)目,來向大家普及如遇警察盤查,建議不要害怕,如何沉著冷靜對待的內容。另外隨著莫斯科市推出通行證制度,我們也在微信公眾號上也分享了如何申請通行證的步驟,方便大家在辦理時參考。

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大家能回復正常的生活。

(應受訪者要求,方飛為化名)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