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外包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生意,就像“煤飛色舞”行情時候的鹽湖股份宣傳的“鹽湖里面啥都有”一樣,任何科技概念都能和他們扯上關系。只是200元的股價,真的和誠邁科技的真實業(yè)務匹配嗎?
如果說過去十年的熱點大王是“鹽湖里啥都有”的ST鹽湖,那么新時代的熱點大王,應該會是像誠邁科技一樣什么軟硬件都能做的數字科技服務商。
1月17日,誠邁科技股價報收205.5元/股,跌幅為5.1%,其連續(xù)漲了9個交易日的股價終于有些熄火了。然而過去一年,受益于國產替代的大趨勢,這家做軟件外包的“賣鏟人”,股價上漲超過10倍。
瘋狂的背后也有說不盡的故事。
2019年,A股市場最強的主線之一無疑是“華為”。而貼上華為概念的誠邁科技被一眾機構、游資熱炒致使公司股價的一路飆升。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知道藏在后面的知名私募IDG會不會后悔自己減持的太早?
//
熱點造妖氣
//
作為一家馳名10年的全國性軟硬件開發(fā)外包服務商,誠邁科技具備“妖股”需要的素質,即容易蹭熱點。
與中國大多數軟件外包公司一樣,誠邁科技也崛起于安卓開源授權平臺模式的問世。不過,實控人王繼平的背景卻不同于如汪洋大海的安卓外包公司,北大數學系畢業(yè),硅谷工程師讓誠邁科技的起點頗高,因特爾,MTK,Broadcom都是他們的早期客戶,HTC,高通,摩托羅拉則是中期客戶。到了后期,誠邁還為阿里巴巴和華為等國內一線科技巨頭提供過勞務輸出。除了橫向上形成一線軟件外包服務商之余,王繼平還縱向進入過星目手機的項目,不過最后公司停在了A輪融資上。
去年,在國產替代概念一度因中美摩擦驟起時,2019年9月30日,誠邁科技發(fā)布公告稱,擬以全資子公司武漢誠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作價人民幣2.25億元出資,武漢深之度各股東方合計以武漢深之度100%股權評估出資,共同于北京注冊設立一家新企業(yè),從事軟件研發(fā)。而武漢深之度開發(fā)的深度Linux,號稱“中國微軟”。
當然,對誠邁科技而言,經過大風大浪的股民還是希望看到更加給力的名字,比如華為。單在自主可控的大趨勢下,因為雙方早年產生過合作,誠邁科技順利搭上華為概念、操作系統(tǒng)等熱門科技題材,再加其市值小的特點,完美的成為了眾多游資追逐的對象。于是誠邁科技股價在去年國慶假期后開盤便漲停。連續(xù)上演了7個漲停,股價從35.15元/股漲到68.51元/股。
能成為市場競相熱捧的妖股,各大頂級游資怎么能缺席呢?作手新一、歡樂海岸、炒股養(yǎng)家等知名游資都有參與誠邁科技的角逐中來。2019年10月18日,作手新一入場3370萬、歡樂海岸入場1673萬同時也賣出1561萬。
面對公司股價一路飆漲,誠邁科技發(fā)布了澄清公告。11月4日,誠邁科技再次發(fā)布風險提示公告,“公司沒有直接參與華為鴻蒙系統(tǒng)的建設及核心技術研發(fā),也沒有提供操作系統(tǒng)供華為公司相關產品使用。”
然而有意思的是2019年11月4日誠邁科技的股價當天依舊漲停。之后公司股價進入一段的調整期。讓人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1月9日,其股價再次被爆炒,直到1月17日,7個交易日其股價出現4次漲停,從1月9日的135.6元/股漲至最高的227.8元/股。
如果從2019年1月31日最低價18.39元/股算起,不到1年時間里,誠邁科技就成為“10倍股”,這也是A股自2019年初以來名副其實的漲幅王。
//
IDG資本早已離場
//
當然,能被游資相中成妖股的股票,要不在限售期,要不就是資本巨鱷已然離場,誠邁科技便是后者。
2010年12月份,IDG資本以1000萬美金投資誠邁科技 A 輪融資。6年之后,誠邁科技完成上市。根據其披露的招股書,誠邁科技上市后IDG通過旗下Scentshill Capital I, Limited與Scentshill Capital II, Limited分別持有17.34%、1.42%的股權。
來源:招股書
在誠邁科技上市的第一年后,公司的2017年年報還未公布,股東IDG就開始籌劃減持。2018年2月份,誠邁科技發(fā)布公告,公司兩大股東Scentshill Capital I, Limited與Scentshill Capital II, Limited因自身資金需求擬減持上市公司股票。
然而巧的是,誠邁科技在2018年4月因集“市值小、科技獨角獸”等火爆的概念于一身,各大游資對其爆炒,公司股價連續(xù)經歷了8連板,股價從25.5元/股漲至54.8元/股,漲幅達114.9%。
根據公司披露的2019年第三季度的流通股股東情況,IDG在第三季度末合計持有約1100萬股。所以正欲套現的IDG必然是也是獲利匪淺。
來源:公告
2019年11月14日,上市公司再次發(fā)布了股東減持公告,IDG旗下的Scentshill Capital I與Scentshill Capital II擬合計減持不超過誠邁科技總股本7.04%的股份。除此之外,在2019年11月24日上市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東上海國和擬減持不超過94.64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目前總股本的1.18%。
與上述早前就開始減持的流通股東不同,在誠邁科技暴漲之前,公司就新進了5位流通股股東,而這幾位也是十足的抄了底。此次誠邁科技“成妖”的時間點為2019年10月8日,由于之前正值國慶假日,而彼時上一個交易日就是9月30日,所以第三季度進入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東也將成為彼時最大的獲利者之一。
來源:東方財富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新晉第六大流通股股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大數據1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股71.34萬股,占流通股本比例為1.47%。而其進入的成本價大約為35元/股,而截至2020年1月17日收盤,誠邁科技的股價約為205元/股,漲幅達485.71%。
來源:公告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么會挑股票的的基金的早前的業(yè)績卻不怎么好。根據其披露的2018年年報,2016-2018年,南方大數據100A已經持續(xù)三年出現負利潤,甚至在2018年度出現-13.97億。
//
詭異的券商推票
//
就在誠邁科技股價出現兩個漲停后的2019年10月10日,安信證券就公布了一篇名為《間接持股武漢深之度,受益操作系統(tǒng)國產化浪潮》的研報,值得注意的是上一篇研報還是在2017年3月份。三個多月的時間里,被游資爆炒的誠邁科技出現四份研報,安而信證券與東北證券兩大券商各兩篇,上演輪番轟炸。
當然發(fā)研報很正常,但是兩家券商短時間里接連推票似乎顯得有些激進,更何況早在2017年初,這兩家券商就為誠邁科技發(fā)布過研報,這不禁讓人感覺三者的淵源似乎不淺。
2017年1月23日,誠邁科技登上資本市場,就在其還未登上深交所的1月13日。安信證券就給出《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lián)及智能終端技術提供商》的研報。上市不久后,在2017年3月23日,東北證券發(fā)布了《軟件技術優(yōu)質,深入布局智能終端產業(yè)鏈》的研報,給出“增持”評級。
來源:東北證券研報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7日,東北證券發(fā)布一篇名為《統(tǒng)信軟件國產操作系統(tǒng)新旗艦,中國版RedHat冉冉升起》的研報,對誠邁科技給出“買入”評級,并從其產品、研發(fā)團隊等列舉其幾大優(yōu)勢。然而有意思的是僅僅過去兩天,誠邁科技便發(fā)布了澄清公告,似乎是針對東北證券研報中所提的幾點進行否認。
上市公司澄清表示;公司與華為公司暫不存在媒體報道的“實”質性深度合作、為“國內最大的操作系統(tǒng)研發(fā)團隊”的報道,公司未有比較過相關團隊規(guī)模,不能確認是否屬實。
此次東北證券研報的分析師為安永信等人,有意思的是安永信本人也曾在安信證券任職。 根據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官網信息顯示,安永平于2019年10月28日入職東北證券,曾先后供職于海通證券、安信證券和方正證券。其入職東北證券前,曾擔任方正證券計算機團隊首席。
直至1月17日,誠邁科技動態(tài)市盈率為2164,而其所屬軟件服務行業(yè)平均約為200。而這樣的推票,莫不讓人心生懷疑——誠邁科技固然是成色俱佳的國產替代概念股,但真的值得上這個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