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农村老熟妇肥BBBB_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色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熟妇人妻在线视频_囯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新聞 >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

時間:2021-05-13 14:58來源:網絡整理 瀏覽:
幾天前,“小米造車”成了網絡熱點,科技圈和汽車圈都沸騰了。隨后小米“在尤其是,最近科技企業(yè)造車似乎成了潮流,蘋果、百度、華為等都深度參與其中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幾天前,“小米造車”成了網絡熱點,科技圈和汽車圈都沸騰了。隨后小米“在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尤其是,最近科技企業(yè)造車似乎成了潮流,蘋果、百度、華為等都深度參與其中,其中百度甚至親自下場,宣稱“三年內推新車”,所以小米造車也被認為順理成章。按照小米最著名的“風口飛豬”的理論,電動車確實算是風口,為何卻又猶豫了?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小米對造車的參與感

熟悉小米的人都知道,在這些年新能源車創(chuàng)業(yè)熱潮中,小米的身影無處不在。最直接的就是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造車新勢力。

比如,目前比較火的蔚來和小鵬,小米旗下的順為資本都有投資。尤其是和蔚來的關系,雷軍是早期8大主要投資人之一,領走了千萬級豪車蔚來超跑EP9,還曾用小米手機換蔚來的車,并給粉絲們抽獎。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雖然最初和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接觸時,評價是“造新能源車是騙錢”,但最后還是投了。(目前看這筆投資獲得了驚人了收益)同時,他本人對新能源車的興趣也更濃了。其實,早在2013年他就兩次拜訪過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對新能源車表現(xiàn)出足夠的好奇心和興趣。

另外,2018年,小米內部則啟動了“micar”的項目調研,想要下場。2019年,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川則拿出了汽車行業(yè)調研報告,給出了“2019年底到2020年初,正是小米入局造車的時機“的建議,但最終被否決了,理由還是“風險太大”。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盡管沒有下場,但對于造車,小米的參與感并不低。眾所周知,在5G+AI等技術的加持下,新能源車不僅是能源革命,更是智能化革命,一直堅持“風口飛豬”理論的小米,面對新能源車的資本狂歡,不可能冷眼旁觀。

只不過,小米一直保持冷靜,沒有親自下場,而是通過參股、合作等方式滲透,積累經驗。除了投資蔚來和小鵬,2017年,小米還和北汽集團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但沒有公布具體的合作內容,2019年又與一汽奔騰合作,推出了“米粉定制款”的T77,小愛同學首次“上車”,在車上便可控制家里的智能設備。

手機的成功無法復制

為什么在做手機時小米非常果斷堅決,而造車卻猶豫不決呢?小編認為主要是兩點,一是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心存敬畏,不想貿然做先驅,盡管先驅成功了獲益最大,但是也可能成為先烈,對于小米這個初創(chuàng)企業(yè),很難承受這么大的風險,畢竟賈躍亭的失敗案例近在眼前。二是小米認為自己實力不夠,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技術儲備,并且新能源車的市場環(huán)境與手機也完全不同。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造車與造手機最大的不同,就是核心技術。對于創(chuàng)業(yè)時的小米,手機的供應鏈基本是開放的,再加上綁定了高通這個核心技術供應商,這是小米手機成功的前提。(當然華為遇到這種人為干預的問題是不可預期的)再加上當時的手機市場,蘋果三星太貴,自主品牌不僅貴而且弱,所以小米才抓住機會一戰(zhàn)定乾坤。

但是汽車行業(yè)完全不同,雖然電動車相對于燃油車門檻已經很低了,供應鏈也相對開放,比如電池有寧德時代這樣的第三方供應商,讓組裝汽車成為可能。但是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代工不僅不成熟,還不被消費者認可,蔚來找江淮代工仍然倍受詬病,盡管代工背后是資質問題,而且蔚來在代工廠的參與度非常高。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再加上,造車太燒錢,蔚來準備了200億都不充裕,因為汽車涉及到安全問題,從設計到投產周期很長,還涉及到售后服務,更是個砸錢的事兒,蔚來的投入很大部分都是在售后環(huán)節(jié)。對于這些,小米顯然沒有任何經驗可談,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手機業(yè)務拖下水。

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

所以,面對洶涌的新能源車大潮,小米保持了足夠的定力。盡管現(xiàn)在特斯拉的股價已經進入全球前列,甚至有超越蘋果的可能,國內的蔚來、小鵬、理想等也都收獲頗豐,一輛車都沒上市的恒大也突破600億美元,但小米還是在觀望中。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當然,小米也沒閑著,一直在努力做技術儲備,雖然都是應用型的。公開信息顯示,小米早已涉足出行領域。有統(tǒng)計稱,小米在2015年便開始申請汽車相關國際專利,2015-2019年的申請量分別是187、186、113、82和70件,2020年預測(部分專利未公開)申請量約為134件。這些專利集中在無線通信網絡、電數(shù)字數(shù)據處理、數(shù)字信息傳輸、圖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統(tǒng)、距離測量、導航等領域,總價值超過1億美元。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目前,小米已與一汽、比亞迪、小鵬、蔚來等多家車企,就智能控制、數(shù)據檢測等汽車智能技術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另外,順為資本還投資了研究自動駕駛的公司Momenta。據悉,Momenta當前的產品主要有兩大部分,第一塊就是打造SAE各個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解決方案,第二塊業(yè)務是Momenta的特色,那就是衍生出的大數(shù)據產品和服務,包括高精度眾包地圖。

站在造車風口上,小米卻遲遲不下手,還在等什么?

可以說,小米涉足汽車領域,是蓄謀已久的事情。只是,下場不下場,確實是個問題。目前科技企業(yè)參與汽車制造,除了百度已經明確,其余的都是邊走邊看。蘋果和起亞的合作也已經擱淺,阿里與上汽的合作定位是支持方,華為決定了做技術供應商,所以小米現(xiàn)在的等待也可以理解。

況且,造車還存在資質問題,不管是收購還是合作,都需要一個靠譜的傳統(tǒng)車企伙伴,百度已經找到了吉利,而小米顯然還沒有找到。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