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中國紅軍在剛成立的時候就經(jīng)歷了一段非常困難的時光,當(dāng)時紅軍資源匱乏武器裝備非常落后,但每天都要餓肚子的情況下還要應(yīng)對敵人的圍剿,但就是在這種似乎不可能完成任務(wù)的環(huán)境下,紅軍取得了勝利,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始終保持著非常嚴(yán)謹(jǐn)?shù)能婈牸o(jì)律。
回想1929年的時候,紅軍路過福建的一個小村莊,當(dāng)時村里的人被當(dāng)?shù)氐臒o賴和土豪恐嚇,聽完之后,所有的村民都躲到了山里,直到紅軍走后才回到自己的家里,到家一看并沒有他們說的那樣恐怖,家里秋毫無犯不說,只是少了一些口糧,但是紅軍給他們留下來的錢款遠高于這些口糧的價格,后來紅軍再次路過這個村莊的時候,所有的人民都愿意將自己的糧食無償送給紅軍。
我國軍人有“三大注意,八項紀(jì)律”,從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就算是在極度缺乏物資的情況下迫不得已需要借助群眾的物資也會打下欠條兒,確保來日再還。這些欠條有的村民們傳給了自己的子子孫孫,在老百姓眼里這不僅僅是一張紙質(zhì)的欠條,這是紅軍的紀(jì)律,這是中國軍人的優(yōu)良作風(fēng)。
比如湖南就有一位叫做周炎光的農(nóng)民,拿出來了一張八路軍的借條,上面把八路軍借愛國人士周連池先生的各種物資完整地列了下來,落款是八路軍賀龍,還蓋有一位叫做陳菊生的印章。周炎光說,周連池是他的父親,這張借條是當(dāng)時八路軍給他父親打的,今天他把借條拿出來,主要就是想證明自己的父親真的是愛國人士,另一方面也想讓政府給點補償。
消息爆出之后,很多網(wǎng)友懷疑周炎光是想敲詐政府的錢財,于是周炎光便找出很多鄰居還有鑒定專家,最后終于證實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當(dāng)時的420塊大洋加上大米和豬肉換算到今天的價格有5萬元左右,政府在給予獎勵之后周炎光總計得到8萬元的補償算是合理。我們回想一下,當(dāng)時周連池能一次性給八路軍420塊大洋,這正是中國老百姓對八路軍支持與信任的象征,如今國家認(rèn)可他們?yōu)橹袊锩聵I(yè)作出的貢獻,這種榮耀要比金錢珍貴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