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完成單目標5次擊發(fā),武警部隊最快用時是1.9秒,而如今,這個數(shù)字僅為0.94秒。

刷新紀錄的是武警海南總隊快反射擊試訓隊。今天,七班長就帶你走近這支隊伍……
一秒提升背后是三個月“魔鬼”訓練
從1.9秒到0.94秒,為了這不足一秒鐘的突破,隊員們連續(xù)三個月不分晝夜訓練,每天人均出槍上千次,訓練時長16個小時。

本能射擊、奔襲射擊、盲射……隊員們的日常訓練由過去的單一目標,發(fā)展成今天的多目標本能反應射擊、運動中奔襲射擊,和失明條件下記憶指向射擊。

▲ 盲射
這些改變的背后是隊員們近乎“瘋魔”般的訓練投入。

戰(zhàn)士田添鴻:“從早上出操一直到晚上天黑了才回來。飯都送到訓練場吃,下雨也是一樣?!?/p>
戰(zhàn)士們控槍時的力量有多大?田添鴻說,“自己左手握右手,可以把右手握掉皮。當時,我們所有隊員右手的手指頭全是黑的,磨出來的繭?!?/p>
手凍得失去知覺再出槍
今年2月,武警部隊快反射擊檢驗性對抗,武警海南總隊機動支隊副參謀長吳騰飛和隊員們從溫暖如春的南國海島來到寒風刺骨的燕山腳下。
面對巨大的溫差變化,隊員的射擊失誤率直線上升。

為適應環(huán)境,隊員們選擇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段徒手練習出槍,甚至將手浸泡到刺骨的冰水中,凍得失去知覺。
吳騰飛:“不凍透不行,你不凍透的話,不適應這種作戰(zhàn)環(huán)境。到后面第三四天的時候,(隊員們)個個非常興奮,流著鼻涕,擦著鼻涕說,沒問題,和以前一樣!”
通過這種夜以繼日、瞄準實戰(zhàn)的刻苦訓練,不僅讓每一名隊員的雙手都留下了印記,也讓“不經瞄準、抬槍就打”的動作融入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