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
日本近年來最沸沸揚揚的性侵案件終于告一段落。此案前后歷經四年,施暴嫌疑人被媒體視作“安倍御用記者”,警方辦案過程中疑似受到高層施壓。終于,受害女記者伊藤詩織勝訴了。
《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今天(12月18日)對女記者伊藤詩織遭性侵的民事訴訟案作出裁決,判決伊藤勝訴,原TBS記者山口敬之賠償其330萬日元。同時駁回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的起訴。
主審法官鈴木昭洋承認,他人與當時處于“酩酊”狀態(tài)的伊藤在其沒有同意的情況下發(fā)生了性行為。這一表述已經與日本刑法中對“準強奸”的定義相一直。
NHK引述,鈴木認為被告山口的供述與當時的郵件內容矛盾,核心部分出現不合理地改變,嚴重懷疑其可信度。最終認定性行為沒有征得對方同意。
事件發(fā)生后,受害女記者伊藤罕見以真實身份多次公開露面維權。而警視廳此前以證據不充分為由,不予刑事訴訟。

勝訴后現場(每日新聞 圖)

(社交媒體 圖)
2015年,當時身為獨立記者的伊藤與當時TBS電視臺華盛頓分社社長山口敬之在東京壽司店共進晚餐,討論自己赴美工作簽證的問題。
據伊藤講述,用餐時她喝了很多酒,隨后暈了過去,醒來時發(fā)現自己躺在酒店床上,而山口在自己身邊。伊藤意識到自己遭山口性侵,第一時間逃離酒店。
伊藤最終決定報警,但一開始并未得到認真對待。后來警方檢查了酒店的監(jiān)控錄像,并找到載過伊藤和山口的出租車司機作證之后,對于案件調查的態(tài)度才變得積極起來,以涉嫌準強奸調查山口。
2015年6月,伊藤在柏林采訪時接到負責此案的警員電話,稱“逮捕令已簽發(fā)”,希望伊藤盡早回國協助調查。然而,伊藤后來又接到電話稱逮捕令已取消。她追問原因,卻未得到具體答復。

17日,伊藤召開宣判前的記者會(社交媒體 圖)
據日本媒體爆料,警方接到時任東京警視廳刑警部長中村格的電話后,撤回了對山口的逮捕令。中村格曾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的秘書。
山口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關系密切,被認為是安倍的“御用記者”。出于種種原因,日本相當一部分輿論的焦點一開始就不在性侵問題上,而是試圖挖出所謂的“政治背景”。既有日本民眾質疑山口未遭逮捕與安倍政權高層干預司法有關,也有一些右翼媒體和網民大肆詆毀伊藤。
2015年8月,在嫌疑人山口未被逮捕的情況下,案件有關資料被送交檢方。近1年后的2016年7月,東京地方檢察廳針對此案做出證據不充分、不予刑事起訴的裁決。
2017年5月,伊藤罕見以真名親自露面召開記者會,提出抗訴。但同年9月,東京第六檢察審查會又駁回了伊藤的抗訴。同月,伊藤繼續(xù)向山口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山口賠償1100萬日元。
與此同時,山口辯稱是伊藤把自己拉到床上的,行為可視作同意。山口認為伊藤召開記者會并寫書,侵犯了自己名譽,同時對伊藤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伊藤賠償1.3億日元。

山口敬之(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