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农村老熟妇肥BBBB_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色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熟妇人妻在线视频_囯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當前位置: 首頁 > 軍事新聞 >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

時間:2020-11-09 16:24來源:網絡整理 瀏覽:
驚艷了歷史,溫柔了歲月,歡迎來到"一個00后大學生的歷史世界",喜歡請關注我。 在歷史上的今天,發(fā)生過很多事,包括美國黑人舉行自由大游行,

驚艷了歷史,溫柔了歲月,歡迎來到"一個00后大學生的歷史世界",喜歡請關注我。

在歷史上的今天,發(fā)生過很多事,包括美國黑人舉行自由大游行,國共第二次合作破裂,羅斯福新政,唐朝高僧玄奘逝世,包括距今三千多年的武王伐紂都是在3月7號。

那么,我們今天要說的是1933年的3月7日,在這一天,由于熱河的陷落,引爆了全國人民積怒已久的憤怒情緒,舉國都在罵國民政府,蔣介石以及張學良。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日軍向熱河行軍

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讓這一導火索引爆的危機迅速燒向了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最后還導致張學良引咎下野。

一:熱河的由來

可能有的人知道,熱河在以前可是個省,省級單位,他最早成立于1928年,簡稱熱,省會是現在的承德市。

在清朝結束后,袁世凱當政時期為方便管理,在內蒙古地區(qū)分設了熱河、察哈爾、綏遠三個特別區(qū),后再國民政府時期又將三個特別區(qū)改為行省。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熱河省

又因熱河位于河北,遼寧,內蒙古之間,靠近東北,所以在滿洲國成立的時候,滿洲國曾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叫囂的表示熱河為滿洲一部份,因此當時的部分地區(qū)存在"東四省"的說法。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開始侵占我國東北三省,現在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張學良奉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放一槍一炮,將東北拱手讓給日本人。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日軍攻打沈陽

二:熱河失守

在知道日軍將大舉進攻熱河后,蔣介石的第一反應:

日宣言將以八師兵力進取熱河

蔣中正決逆來順受抗日必先清匪

在開戰(zhàn)之前,張學良指揮著整個華北地區(qū)的抗日,而由他節(jié)制的熱河的一把手湯玉麟在開戰(zhàn)前就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已經留好了后路,可想而知,這場戰(zhàn)役的勝負。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蔣介石書

1933年2月,日軍根據《日滿協(xié)議書》,大舉進攻進攻熱河,由此,熱河——長城抗戰(zhàn)爆發(fā),而鎮(zhèn)守熱河門戶的崔興武及手下李守信陣前附逆,導致防線崩潰,還沒有打,就輸了一半了。

由此,上層將領沒有報國之心,下次士官附逆,加上東北軍還裝備不良,更是士氣低落。3月,承德失守,熱河全境淪陷,至此東北全境淪入偽滿統(tǒng)治之下。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日軍攻打熱河承德

三:朝野震怒

1933年3月7日,由于熱河淪陷,而熱河又是當時的東北四省之一,由此,東北全境被日軍占領。鑒于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以及臨陣逃脫的湯玉麟加之熱河失守。

舉國一致譴責南京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及張學良,南京政府監(jiān)察院的委員,對失職者提出彈劾案。而張學良陷于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只能下野。

3月12日,國民政府批準了張學良辭職的命令,同年四月,張學良已是孤家寡人,于是同朋友及家人從上海出發(fā),乘船前往意大利,開始了他們長達八個月的歐洲之旅。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張學良和蔣介石合影

當然,一直有人為張學良冤,一些著作也替張學良抱屈,認為張學良這次被迫下野,是"代蔣受過",當了替罪羔羊,是蔣介石為了轉移火力,將張學良擺在了臺前,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以上就是在1933年,由于熱河失守,蔣介石為了轉移焦點,張學良只能被迫引咎下野的部分故事。

歷史上的今天:熱河淪陷,蔣介石巧妙轉移焦點,張學良引咎下野

現在的熱河

后在1955年,熱河由于在當時的國際背景來看,外蒙已經獨立,日本戰(zhàn)敗,又同蘇聯(lián)的關系好,以及為了更好的幫熱河地區(qū)重新建立工業(yè)優(yōu)勢,最后被撤銷了省的編制。

戰(zhàn)爭在某種形式確實會擴展對世界的認知,傳播先進文明。但是,真的很有限,更多是人性的黑暗,聯(lián)系歷史上可以發(fā)現,通過戰(zhàn)爭帶來的更多只有毀滅和屠殺,所以,我希望和平,我也珍愛和平。

關注我,一起發(fā)現不一樣的世界!堅持每日更文,是我對讀者最大的尊重。

參考文獻:

(1)張魁堂《張學良傳》

(2)傅虹霖《張學良的政治生涯》

(3)蔣介石《事略稿本》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