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媒體ScienceNews網站日前報道, 2019年月球登陸任務重新流行起來。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人類飛行器再登上月球, 但是多國太空機構于2019年爭先恐后地將飛船送往地球的這個最近的鄰居。中國國家航天局第一次將飛船降落在月球的另一面,但其他國家的任務卻未能令人滿意。 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paceIL和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發(fā)射的兩個探測器都墜毀在月球上,從此悄無聲息。

2019年有幾家太空機構嘗試月球登陸,只有中國取得了成功
重返月球熱才剛剛開始。 中國計劃明年發(fā)射另一個月球著陸器。 歐洲航天局正在與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一起進行一系列登月任務。 美國宇航局希望在2020年代利用幾次前往月球的旅程作為跳板,將宇航員送往火星。
奧蘭多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菲利普·梅茨格(Philip Metzger)說:“現在,不僅僅是一個超級大國可以實現登月”。 隨著導航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以及發(fā)射成本的降低,使得私營公司也能計劃自己的行程。

在2019年前共有20個航天器成功地在月球上降落
科學家們仍在從阿波羅任務收集的數據中學習。從那以后的幾十年中,衛(wèi)星一直在遠處監(jiān)視著月球。 但是,軌道觀測無法與近距離特寫鏡頭相提并論,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特區(qū)科學任務局副局長史蒂文·克拉克(Steven Clarke)說:“ 真的需要去觸摸要檢查的樣品才行?!?/p>
玉兔2號漫游車
當中國的嫦娥四號著陸器于一月份降落在月球的遠端時,它成為繼1976年蘇聯(lián)的Luna 24任務以來第二架登陸月球的航天器-在2013年的嫦娥三號任務之后。 嫦娥四號的月球車已經發(fā)現了似乎混入表層土壤中的月幔碎片。如果確實來自月幔,這些礦物質可能有助于了解曾經融化的月亮是如何冷卻和硬化的。娥五號預計將于2020年發(fā)射升空,并將在40多年來首次將月球巖石送回地球,這可能會幫助我們對月球形成過程的進一步了解。
以色列和印度任務的墜毀殘酷地提醒人們,有多少事情可能出錯。 在四月份,SpaceIL組織與它的登月器Beresheet失去了聯(lián)系,就在這個航天器應該著陸的幾分鐘之前。同樣,印度在9月份探測器撞上月球表面之前就失去了與維克拉姆(Vikram)著陸器的聯(lián)系。維克拉姆應該比其他月球車更靠近月球南極,軌道器已經在那里探測到了水冰。
這些冰中的水可能有助于維持未來的人類登月者。為了盤點這種潛在資源,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2年向月球南極派出一個名為VIPER的漫游車。中國還將在2023年向月球南極發(fā)射一個著陸器。以色列和印度的團體尚未宣布新的月球著陸計劃。
所以在未來幾年,我們將見到中美兩國引導月球登陸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