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兄弟問我了不了解二戰(zhàn)時期各國的飯盒,尤其是的飯盒的材質(zhì)和形狀方面各國有什么講究。我想了想,覺得飯盒這東西我雖然不擅長,但好歹資料還是會找的,于是打算開個新坑,和大家聊聊二戰(zhàn)時各國士兵的吃飯家伙,這篇以壕著稱的美軍篇為開始。
美軍在二戰(zhàn)期間的吃飯家伙大體可以分成三件套,飯盒套、水壺套、餐具套,一個個來。
他們的飯盒是M1932型以及M1942型,但是材質(zhì)上有區(qū)別。不過具體區(qū)別請恕我看不懂,因?yàn)槲屹Y料中看到了起碼三個版本的說法,一說是1932用鍍鋅鋼或者鋁,1942型則是用不銹鋼(英文維基);一說是1932型用鍍錫鋼、1942型用不銹鋼或者鋁(Milsurps論壇);還有一個說法是1932用過鍍錫、鍍鋅以及不銹鋼,但1942型用鋁(美國陸軍軍事歷史中心館長David.C.Cole所著的US army field mess gear)。
不過算了,不管這個,大家只要知道他們倆長得一樣,但材質(zhì)不一樣就行。M1932發(fā)明飯盒分成兩個部件,一個帶折疊握把的卵形平底鍋,一個可以充當(dāng)鍋蓋的帶對稱槽的菜盆。
我不知道他們這個設(shè)計是有意還是無意,但至少我覺得這種搭配很適合中餐...平底鍋用來盛飯,菜盤用來一葷一素...
攜行的時候?qū)⒉吮P扣在平底鍋上面,平底鍋的握把折疊收攏,然后就變成了這么一個長9寸,寬7寸的盒子,平時塞在M1928背袋套裝的專用飯盒袋子里,可以看到飯盒上還有個環(huán),方便洗碗之后掛起來晾干。
沒錯,我們看到美國大兵背包最外邊這玩意就是飯盒
飯盒袋子里頭還有三餐具,分別是黃油刀、勺子和叉,不銹鋼材質(zhì),這三還有個單獨(dú)的編號叫M1926型野戰(zhàn)餐具。
當(dāng)然,咱們平常在電影中看到美軍更多的是下圖紅圈處的這個豬腰子形杯子。之所以這貨長這樣我尋思一方面是水壺不像飯盒放包里,而是跨腰上,腰子型的內(nèi)側(cè)和臀部曲線貼合,不容易磨。二方面是腰子型的水壺在出廠運(yùn)輸疊垛過程中空間利用率比較大。
這杯子其實(shí)和他們的水壺、水壺套是一體的,1910年就已經(jīng)定型了,一直到越戰(zhàn)后期才改,鋁制。水壺容量950ml,水杯容量680ml。
這個杯子一般用來盛咖啡或者盛湯,所以有個把手防燙。不過考慮到美軍往往拿著這玩意在火上燒水,還是嫌燙的話,把手上這個橫向方槽還可以插入叉子(這還嫌燙的話就別喝了...)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