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农村老熟妇肥BBBB_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色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熟妇人妻在线视频_囯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當前位置: 首頁 > 軍事新聞 >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時間:2020-06-01 17:40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瀏覽:
作者:霄羽1922年4月,狗咬狗的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開打。奉軍總兵力12萬,擁有大炮150門、機槍200挺;直軍投入兵力約10萬人,但其中1/3

作者:霄羽

1922年4月,狗咬狗的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開打。奉軍總兵力12萬,擁有大炮150門、機槍200挺;直軍投入兵力約10萬人,但其中1/3用來鞏固后方,前線機動兵力只有奉軍一半,大炮七拼八湊不到100門,機槍約100挺。直軍的軍餉僅限于河南、河北兩省稅收及京漢鐵路的收入,和地大物博、積蓄有年的奉軍相比,財源有限。

就雙方紙面實力對比來看,奉軍明顯占優(yōu)。戰(zhàn)前奉軍軍官曾夸口:「投鞭斷長江之流,走馬觀洛陽之花」,大有勝券在握的氣勢??苫鞈?zhàn)不到一個月,奉軍戰(zhàn)死2萬人,戰(zhàn)傷及逃亡3萬人,被圍繳械5萬人,只剩下2萬人逃回關(guān)外,軍費損失超過3000萬元,可謂一敗涂地。

直軍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關(guān)鍵在于他們有個熟讀四書五經(jīng)、長于權(quán)謀數(shù)術(shù)的統(tǒng)帥吳佩孚——一位秀才出身、當過算命先生的亂世梟雄。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吳佩孚

中西結(jié)合的練兵法

直皖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聯(lián)手作戰(zhàn)的直奉兩軍共同把持北京政權(quán),很快在收繳敗兵和瓜分地盤的斗爭中反目成仇。吳佩孚對張作霖搶得盆滿缽滿憤懣不平,給曹錕說張作霖是「今日之友,來日之敵」。張作霖向來鄙視吳佩孚,說吳「不過區(qū)區(qū)一師長」,根本不配干預政治。

直奉雙方都知道將來必有一戰(zhàn),都開始拼命擴軍備戰(zhàn)。擴充實力,首先就得擴充兵力和裝備。為此,吳佩孚想出了一條「名正言順」的妙計。

北京政府在曹錕、吳佩孚的「關(guān)照」下下令:直皖戰(zhàn)爭中有功的各旅旅長一律提升為師長。這樣一來,團長升旅長、營長升團長,依此類推,直軍一下子擴充了6個師,這些提升的師長、旅長等軍官其中大半原屬吳佩孚的嫡系第三師,他們同吳之間仍然保持著上下級關(guān)系。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曹錕

直軍部隊里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漢陽造步槍,機關(guān)槍和山炮之類兇悍武器數(shù)量極少。吳佩孚在直皖戰(zhàn)爭中親眼見識了山炮齊鳴的厲害,于是在配備直軍武器時增添了不少山炮,每師還專門設(shè)置了鐵甲車隊和炸彈隊。

吳佩孚不愧是讀書人,兵書戰(zhàn)策讀了不少,在訓練官兵的手段中大量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兵家的手法。例如在訓練士兵時除了傳授軍事知識、練習刺殺格斗技術(shù)外,還時常親自講授一些古今中外戰(zhàn)史或諸子百家兵法,向士兵灌輸「忠君愛國」、「上下有序」的思想。至于表演一些「雪夜贈寒衣」、「凱旋賦悼亡」之類收買人心的把戲,更是吳佩孚的拿手好戲。

經(jīng)過洗腦的官兵對吳大帥感恩戴德,俯首帖耳地任其驅(qū)使。經(jīng)過一年多的擴軍練兵,到1921年底直軍已擁有訓練有素的兵力十萬余人。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漢陽造步槍

罵了賣國賊,得了好名聲

直皖戰(zhàn)爭后,張作霖曾與曹錕共同支持靳云鵬組閣。靳內(nèi)閣偏向直系,張作霖暗地里和皖系勢力眉來眼去,并利用親日官僚梁士詒來瓦解靳內(nèi)閣。1921年12月,在日本支持下,張作霖迫使靳內(nèi)閣辭職,組成了以梁士詒為總理的親日內(nèi)閣。

梁士詒上臺后僅幾天,不顧吳佩孚的強烈反對,在張作霖的建議下,下令赦免被通緝的皖系軍閥和安福系政客,重新任用五四時期聲名狼藉的賣國賊曹汝霖。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張作霖

在直奉雙方軍費分配上,梁士詒更是袒護奉軍軍餉,對直系則極力克扣??傊?,在梁士詒組閣后,張作霖的發(fā)言權(quán)高到極點。

吳佩孚按照自己所定的「動靜宜見機」信條,不動聲色、冷眼旁觀,等待有利時機。正好這時,梁士詒在與日本駐華公使舉行的秘密談判中,同意向日本借款「贖回」膠濟路,并允許將該路改為中日合營。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這讓吳佩孚抓住了把柄,立即通電大罵梁士詒「拔茅如茹,載鬼一車,以輔其賣國媚外之所不及」,并義正言辭地說「請問今日之國民,誰認賣國之內(nèi)閣」,文風大有駱賓王《討武曌檄》的味道,贏得世人一片贊賞。

面對直系的挑戰(zhàn),張作霖通電反擊吳佩孚,聲稱要當仁不讓,為民請命,決心以拳頭對拳頭。與此同時,吳佩孚也借做壽為名,約請11省直系大小頭目共500余人云集洛陽,商討對奉系作戰(zhàn)計劃。

很明顯,開戰(zhàn)前吳佩孚占據(jù)了道德的制高點,以「愛國將軍」的好名聲贏得了人心。

復線迂回,三路出擊

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

奉軍分東西兩路。東路在馬廠一帶,以張作相、張學良統(tǒng)率1個師、8個旅、2個騎兵旅又2個團的兵力;西路在長辛店,以張景惠為司令指揮2個師、2個旅的兵力。兩路兵力分別沿津浦路和京漢路向直軍陣地推進。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張學良

直軍的偵探從早到晚奔走不停,利用電話報告敵情,因此吳佩孚對奉軍的布陣和兵力配備了如指掌。很明顯,奉軍的主力在東線。

吳佩孚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行動緩慢的張景惠西路軍是奉軍布陣上的薄弱點,決定集中兵力先打弱敵。他在東路僅配備兩個師的兵力取守勢,將3個師又4個旅的絕對主力集中在西路,形成局部戰(zhàn)場以多打少。

這是一步險棋,東路的兩個師要是頂不住,一切都完了。更何況張景惠也不是軟柿子,長辛店也不是說拿就拿得下來的。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奉系迫擊炮部隊

果不其然,長辛店的奉軍掘壕筑塹,列炮而守,讓直軍傷亡慘重。吳佩孚親臨督師,派出直軍一個旅繞道長辛店右側(cè)迂回攻擊,和正面進攻的直軍相配合,一舉攻下長辛店。

沒過多久,兵力雄厚的奉軍得到增援,趁直軍陣地未穩(wěn)立即組織反攻,又奪回了長辛店。雙方展開拉鋸戰(zhàn),一連幾天不分勝負。

吳佩孚決心孤注一擲,把馮玉祥部加入西線,擬定了「復線迂回,三路出擊」的戰(zhàn)術(shù)。第一路由師長張福來率領(lǐng)直軍主力正面進攻;第二路由吳佩孚親率數(shù)千人迂回到長辛店背后,側(cè)擊蘆溝橋附近的奉軍;第三路由旅長孫岳率兵一營,穿插至長辛店右側(cè),攻擊蘆溝橋到豐臺之線的奉軍。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示意圖

直軍三路總攻開始,奉軍摸不準直軍主攻部隊在哪里。直軍一鼓作氣占領(lǐng)了長辛店的制高點鳳凰山,向奉軍兩翼迂回。

奉軍頓時招架不住,16師師長鄒芬首先投降直軍,張景惠所率其它部隊亦向豐臺潰退。5月4日,直軍徹底攻占了長辛店,奉軍被直軍追擊繳械者總計達3萬人。

西路告捷后,吳佩孚隨即迅速抽調(diào)兵力到東路,采用反包圍戰(zhàn)術(shù)進行進攻。長辛店戰(zhàn)敗后奉軍各路均無斗志,坐鎮(zhèn)軍糧城的張作霖想要親臨西路前線督戰(zhàn),但奉軍兵敗如山倒,張作霖只能收集殘兵敗將逃往關(guān)外。

多謀善斷的北洋魁首

作為大軍主帥,吳佩孚能在戰(zhàn)況最激烈的時候冒著槍林彈雨臨陣督戰(zhàn),這一點就比一直待在后方的張作霖強百倍。

長官親臨一線其實是把雙刃劍,搞得好有利于高效指揮,鼓舞士氣;搞得不好又會干擾前方,造成指揮的混亂。不過以弱敵強的直軍要想取勝就只能兵行險著,吳佩孚清楚要使自己軍隊「建奇功」,必須「指揮靈便」和「動作迅速」,因此他必須親臨前線督戰(zhàn)。

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對于軍事指揮,吳佩孚多謀善斷,絕非外行。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直軍士兵

在長辛店之戰(zhàn)中,奉軍依仗炮火和兵力的優(yōu)勢一度占得上風。吳佩孚一面下令死守琉璃河岸,一面急調(diào)馮玉祥抄襲奉軍右翼,偷襲奉軍火藥庫,借以牽制奉軍部分兵力,及時挽回了頹勢。

東路直軍苦戰(zhàn)奉軍精銳,苦不堪言。吳佩孚像救火隊員一樣匆匆趕到東路,除親自督師渡永定河反攻外,還速調(diào)兩個旅急攻永清,迫使張學良急忙從前線抽調(diào)兵力救援。這一「以攻代守」的奇招分散了奉軍集中進攻的兵力,穩(wěn)定了東路的防線。

眼看東路暫時平安,吳佩孚又馬不停蹄連夜趕到西路前線,除直接下達總攻命令外,又「身率士卒」數(shù)千繞到蘆溝橋,穿越火線側(cè)擊奉軍,一舉奠定勝局。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登上《時代》封面的吳佩孚

一個好的領(lǐng)導,不是光會坐在辦公室發(fā)號施令的,而是要帶著部下一起干,而且教會部下「怎樣干」的。在軍閥混戰(zhàn)的割據(jù)年代里, 吳佩孚從一個走投無路的算命先生一躍而成為和曹錕并列的直系首領(lǐng),修煉成北洋軍閥集團中繼袁世凱、段祺瑞以后的中心人物,沒有真本事是不可能的。

聲名鵲起的吳佩孚成為首次亮相美國《時代》雜志周刊封面的中國人,走上了人生的巔峰?;⒕崧尻柕乃绊懼蟀雮€中國,很多人認為統(tǒng)一中國的偉大事業(yè)將由他來完成。

秀才帶兵亦有道,吳佩孚的軍事才能有多強?

段祺瑞

人生就像炒股票,漲到頭就會跌下來。吳佩孚在「二七」慘案和曹錕賄選兩件事上人設(shè)崩塌,失道寡助,不僅在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大敗,而且得罪了國共兩黨,自然也就落不下好名聲了。

1939年12月4日,吳佩孚請日本牙醫(yī)看病后卒死。由于缺乏證據(jù),吳佩孚是自然病亡還是被日本人害死至今仍是個謎??箲?zhàn)勝利后,為表彰其保持晚節(jié),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一級上將。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