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引發(fā)中國學者的廣泛質(zhì)疑。
18日,多位中國專家聯(lián)名在《柳葉刀》線上平臺刊發(fā)文章,對新型冠狀病毒命名提出了建議,呼吁將病毒命名為HCoV-19(“2019年人冠狀病毒”)。

在《新冠狀病毒需要一個不同的名字》(A distinct name is needed for the new coronavirus)的文章中,高福、石正麗、譚文杰等七名專家提出,SARS-CoV-2這一命名具有誤導性,此次引起廣泛國際關注的流行病毒應有其獨特名稱。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最初將新病毒臨時命名為2019-nCoV。2月11日,世衛(wèi)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即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縮寫。
當天,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CSG)在bioRxiv上發(fā)布手稿,確定新病毒屬于現(xiàn)有物種,即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其中建議,在對相關冠狀病毒進行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上,將2019-nCoV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即“SARS-CoV-2”。
中國學者在18日的文章指出,SARS是疾病名稱,新病毒命名為SARS-CoV-2實際上意味著它會導致SARS或類似疾病。而新病毒是一種天然病毒,不同于所有其他SARS樣或SARS相關冠狀病毒。
新病毒在生物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方面與SARS病毒截然不同,該命名對病毒學知識不足的科學家以及大眾而言將產(chǎn)生誤導。另外,新名稱也與疾病名稱COVID-19不一致。中國專家呼吁,這一引起國際關注的流行病毒應該擁有自己的獨特名稱。
文章稱,COVID-19仍在發(fā)展中,有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可能演變?yōu)榈椭虏⌒浴⒏邆鞑バ怨跔畈《?,可能會出現(xiàn)反復的季節(jié)性流行。如果是這種情況,則SARS-CoV-2這個名稱可能在世界范圍內(nèi)對疾病流行國家的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造成人們對SARS再次發(fā)生感到恐慌,導致旅行和投資下降。人們可能還認為,新冠病毒在爆發(fā)結束后像SARS一樣,不會重新出現(xiàn),可能會失去警覺。
文章建議,基于特殊的臨床、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特征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不確定性,為避免產(chǎn)生誤導和混淆,并幫助科學家和公眾更好的進行交流,建議將SARS -CoV-2重命名為“2019年人冠狀病毒”(HCoV-19)。這一名稱可將新病毒與SARS病毒區(qū)別開來,并使其與導致的疾病名稱COVID-19保持一致。
根據(jù)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官方網(wǎng)站介紹,當新病毒造成疾病暴發(fā)時,有三個與病毒和疾病相關的名稱需要命名:疾病名稱、病毒名稱(常用名)和病毒分類名。疾病命名由WHO決定,病毒分類命名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決定,病毒的一般俗稱是相關病毒專家們決定。
針對SARS -CoV-2命名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沒有證實這是(最終)結論命名”。據(jù)悉,最后的定名需要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開會正式?jīng)Q定,其冠狀病毒研究小組或將在今年6月開會。
來源: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