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1998年進入聯(lián)盟的時候,他現(xiàn)在老鷹隊的隊友特雷-楊(1998年9月19日出生)小朋友還在媽媽的肚子里,誰知道二十年后,兩個人成為了隊友,這在平均球齡也就4、5年的NBA里,并不常見。
一、與多倫多的恩怨情仇生涯前十年卡特是加拿大飛人、UFO、半人半神,他與多倫多的恩怨情仇足夠?qū)懕緯T诖诵ЯΦ?年間,他4次成為了全明星票王,用集剛勁與飄逸于一體的扣籃為多倫多賺足了票房和眼球,所以有人說是他成就了多倫多,親手點燃了這里的籃球火。
多倫多對他也夠意思,把他當作核心培養(yǎng),給了他成長需要的空間和時間,如果故事就這樣下去,當然是一段極好的戲碼,可惜人生就像一場戲,導演是個忘了劇本的瘋子:簽下6年9400萬的大合同后,運動員的天敵傷病纏上了卡特,他無數(shù)次的捂著腳踝、膝蓋、腰背躺在地上的場景讓管理層揪心,數(shù)據(jù)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響,尤其2004-05賽季,矛盾集中爆發(fā)了。
前二十場比賽打完,卡特場均只有15.9分3.1助攻3.3籃板,還在某場比賽后傳出了他故意向?qū)κ中孤蹲约呵蜿爲?zhàn)術的謠言,當本就懷疑他消極怠工又對球隊不忠誠的管理層得知卡特私自和媒體透露自己無意等待猛龍重建、希望被交易離隊的消息,徹底被惹火的總經(jīng)理通過球隊隨隊記者發(fā)聲:“卡特和我們還有合同在身,我們希望他能履行這份合同,直到合同結束。”言下之意大概是:你小子老老實實在這呆著,想走,門都沒有。
不過后來猛龍管理層改變主意了,當籃網(wǎng)愿意付出莫寧、兩個未來的選秀權和兩個威廉姆斯的籌碼時,他們放走了卡特,既然知道卡特身在猛龍心在外面野,不如成全他開始重建。接下來卡特的表現(xiàn)差點把管理層的鼻子氣歪了:來到籃網(wǎng)的他立刻恢復了戰(zhàn)斗力,賽季剩余的比賽他場均拿到27.5分4.7助攻5.9籃板,不帶這么氣人的!這還沒完,每次當卡特碰上老東家都會從“半人”切換到“半神”模式:2005-06賽季三分絕殺猛龍;2006-07賽季兩隊在季后賽首輪碰面,卡特親手送了老東家一張回程票;2008-09賽季更是上演了經(jīng)典的空接背扣絕殺。所以此后大概十年的時間:每次卡特回到猛龍的主場,球迷總是用聲嘶力竭的噓聲來發(fā)泄對他的不滿。
二、化解舊怨、再次啟程在籃網(wǎng)待了四個多賽季,卡特的得分一直維持在20+,但是成績上并沒有取得多少突破,2009年6月26日,魔術送出阿爾斯通、考特尼-李和托尼-巴蒂從籃網(wǎng)換來卡特和安德森,從此卡特開啟了流浪生涯,先后去了魔術、太陽、小牛(現(xiàn)獨行俠)、灰熊、國王和老鷹。
2014-15賽季,猛龍20周年慶典,身穿灰熊球衣的卡特再次回到加拿大航空中心球館,大屏幕播放他的精彩集錦向他致敬。當現(xiàn)場DJ大聲喊出他的名字時,現(xiàn)場近兩萬名球迷起立鼓掌歡迎他們曾經(jīng)的英雄回歸。此時卡特再也忍不住已經(jīng)奪眶而出的淚水,不管有多少愛、多少恨,在這一刻都不重要了。
2017年夏天,卡特和國王以1年800萬美元達成協(xié)議,這是他NBA生涯的第二十個賽季。成為一名國王(球員)之前,他本有機會成為一名勇士(球員),在生涯末期加盟衛(wèi)冕冠軍,在退役之前不留下遺憾,其實挺有誘惑力的,他留下一句:“我想要的,勇士給不了!”就斷然拒絕了。這個階段還有什么是比贏得總冠軍更重要的,我想了許久:
他曾經(jīng)是西科東艾北卡南麥的一員,其他三個家伙已經(jīng)離開了這個曾經(jīng)屬于他們的舞臺:科比是一生的湖人,直到生涯最后一個賽季,仍然還想扛著球隊前進;艾弗森寧愿退役也不肯打替補,這是他的底線;麥迪曾為了冠軍來到馬刺成為了萊昂納德的陪練,最后留下一句“感謝馬刺給我提供機會,我知道自己本不該出現(xiàn)在這里的”。卡特呢,年少輕狂時就與選中他的球隊鬧翻了,忠誠根本不是啥問題;加盟小牛(現(xiàn)獨行俠)時就接受了替補和角色球員的身份,沒有球星的包袱;麥迪倒是想和馬刺一起去拿個冠軍,最后也想明白了,不是親身參與的根本就沒啥意義。對于他來說,比拿總冠軍更重要的是上場打籃球,簡單又純粹,也許這就是他的堅持。
比起加盟爭冠熱門的球隊,然后整個賽季把板凳坐穿,主要工作是遞遞水、揮揮毛巾,他寧愿去國王、老鷹等承諾給他上場機會的“青年軍”享受籃球的樂趣,這是他想要的。除此之外,看著像??怂埂⑻乩?楊這樣的年輕人成長也是種快樂,看著他們從青澀、毛糙、沖動到成熟、細膩、穩(wěn)重,能夠把球隊抗在肩上,也許能像看電影一樣回憶起自己一路成長起來的百般滋味。
三、結束語本賽季在老鷹,他場均得到15.8分鐘的上場時間拿5.8分1.8籃板1助攻,命中率36.2%,三分命中率30.1%。加上今天對陣籃網(wǎng)的比賽,他NBA生涯一共打了1505場常規(guī)賽,從而超越爵士名宿斯托克頓,排到了歷史第4位,僅次于帕里什(1611)、賈巴爾(1560)和諾維斯基(1522)。如果接下來他能保持健康,很有希望把此項記錄的排名再提升一位。
現(xiàn)在的他沒以前跑的快、跳的高了,但他對籃球的熱愛之心從未改變。有些喜歡啊,就算嘴巴上不說,也會從眼里流露出來。每次看他比賽前認認真真的熱身,在被叫到名字之前在板凳席渴望上場的神情都很有感觸,上一次給我這樣觸動的還是灌籃高手里的三井壽的那句“我想打籃球?!备兄x你陪伴了我這么久,感謝賽場上創(chuàng)造的那些精彩瞬間,等你退役的那天,再好好告?zhèn)€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