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進攻vs爵士防守
一、爵士防守要點,以及開拓者的回應方式爵士一般不讓米切爾去承擔最重的單防任務,他們這場開場主要用英格爾斯去防守利拉德(英格爾斯不在場時是奧尼爾防守利拉德),而米切爾則把主要精力花在防守麥科勒姆身上。這意味著,爵士其實是要用康利去防守阿里扎的。
盡管阿里扎的地位背身技術并非頂級,他在康利面前去嘗試一些低位背身還是有其優(yōu)勢時的,尤其是在這種更深的位置:
如果爵士要因此改變防守陣型,那就很有可能被開拓者的射手回應:
當爵士擁有戈貝爾這種級別的防守核心時,開拓者用這種方式來迫使對方改變陣型還是有其價值的。但如果把戰(zhàn)線拉長到48分鐘,開拓者還是需要自己的主攻手扛起更重的責任。利拉德做到了嗎?做到了。
二、利拉德的各種招式正如前文所提,爵士開場是拿英格爾斯去防守利拉德的,5號位的戈貝爾防守擋拆時盡量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擴大自己的防區(qū),并及時準備好回收籃下。
但現(xiàn)在的利拉德可能應該叫“利日天”,他在三分線外兩步就可以叫掩護投三分,戈貝爾也只能望球興嘆:
他也可以叫4號位的安東尼來掩護,在爵士延阻歸位尚未形成之時,原本在利拉德手中的箭已經(jīng)出發(fā)了:
爵士后面進入了輪換,用單防水準更高的奧尼爾來防他,卻同樣經(jīng)不起利拉德火熱狀態(tài)的沖擊,一個高難度的后撤步讓奧尼爾也無沒有及時反映過來:
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的策略都用了,該換的優(yōu)秀單防資源也換上了,爵士還是擋不住利拉德的強勢表現(xiàn),他們應該怎么辦?
爵士的辦法是,一反常態(tài),把自己的策略做得激進一點。效果如何?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殘酷。
戈貝爾提的過于靠上的后果是,利拉德直接走了掩護墻另一側攻筐——爵士要清楚,己方的克拉克森和博揚二人中但凡有一人在場,利拉德的攻筐難度是變低的:
戈貝爾的移動能力在同體型中再出色,也不能和后衛(wèi)比,球隊總需要其他人幫他把漏洞補上,但上半場又碰到了開拓者三分球手感奇佳的狀態(tài):
戈貝爾不在場時,利拉德可能都不需要叫掩護,因為布拉德利的護筐根本比不上戈貝爾:
題外話:也許是因為這一點,爵士在下半場的輪換里做出了一些調(diào)整,他們給了摩根一點點的出場時間。但很不幸,摩根這方面比布拉德利也要差得多,麥科勒姆去挑戰(zhàn)他都會顯得很輕松:
回到正題,爵士在第二節(jié)干脆給了利拉德“哈登式的待遇”——過半場就提早夾擊。他們不想讓利拉德去打擋拆,也不想讓戈貝爾離開籃下,因此一般是讓戈貝爾以外的球員去夾擊利拉德。這種冒進的做法是,繼續(xù)被開拓者的定點三分球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爵士無論做什么策略,其實都沒主動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像上圖中最終漏掉底角的海佐尼亞這種結果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只是期待著利拉德手感下滑,并盡可能把開拓者的其他方式限制住。由于自己的一些主觀努力、場上的客觀情況和一些意外因素,爵士在這些方面做得其實不錯。
三、場上的其他因素①阿里扎被驅(qū)逐
前文提及,阿里扎低位打康利也是能夠改變爵士防守陣型的。但在康利進入輪換時間之后,開拓者就可以規(guī)避這種情況。開拓者前鋒在第二節(jié)被驅(qū)逐出場,也讓爵士松了一口氣。
②摩根沒有多用
前文提及:布拉德利在場的時候,開拓者的麥科勒姆(甚至布倫特)明顯會更輕松。但和摩根相比,布拉德利的作用還是會更大。因此,爵士這場后面就給了摩根一分多鐘的時間。
③安東尼這場在進攻端的價值有限
安東尼本賽季確實投出了不錯的三分球準星,他如果多站三分線外,肯定會帶來更好的牽制力。今天開拓者都把他擺到了5號位上(防守端去防守戈貝爾),但在球場的另一側,爵士根本不會用戈貝爾去防他,而是用戈貝爾去防守海佐尼亞,因此依然可以兼顧好護筐:
(安東尼站在三分線外)
安東尼今年真正的問題在于:沒有人限制他之后,他又開始在低效的中間區(qū)域頻繁出手。他的這些低位背身進攻,本質(zhì)上依然是一些遠離合理沖撞區(qū)的中距離打法:
但在開拓者如今的環(huán)境以及今天具體的情況中(利拉德已經(jīng)足夠高產(chǎn)、麥科勒姆這場只有當戈貝爾不在場時打持球才有更好的效果),安東尼的這些進攻還是有其價值的。
但問題在于,除了一些沒有辦法的換防,爵士在更多的時間里是有合適的人員去對位他的:英格爾斯和博揚同時在場,一般是對抗能力不差的博揚去防安東尼;英格爾斯和奧尼爾同時在場,則是奧尼爾盡可能去防他。
安東尼要獲得更多的機會,還是要利用掩護去尋找外拆的機會。但是安東尼掩護完外拆還是在投那些低效的中距離,而且這場手感也確實很差……
四、無奈的結局開拓者之所以能夠撐到最后一刻,還是因為利拉德太強了。
博揚在場時,利拉德的突破受到的阻力會更小,他要去挑戰(zhàn)戈貝爾也會更容易一點:
這種失去身體平衡下命中的三分球,也讓開拓者在末節(jié)極度被動的情況下再次追平比分:
如果沒有這次判罰:
可惜沒有如果……
開拓者進攻vs爵士防守
一、爵士兩大后衛(wèi)的進攻問題在經(jīng)歷了去年夏天和季中的操作之后,爵士的確擁有了更好的進攻空間,但他們的進攻水準目前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百回合得分排在聯(lián)盟第10)。這里面的主要因素,還是在康利和米切爾身上。
康利過往至少是有持球投技能和近中距離的拋投技能托底的,但打到現(xiàn)在的陣地戰(zhàn)持球投效率和拋投效率都低于平均線:
而且,以目前的身體條件,他也很難讓頻繁打到真正意義上的籃下。當開拓者的斯瓦尼根守得略微保守之后,康利習慣性在中間區(qū)域停球之后其實也不一定能夠傳到戈貝爾手中,因為開拓者有阿里扎能夠兼顧協(xié)防(阿里扎沒去防米切爾或者康利):
(阿里扎兼顧協(xié)防和撲防定點)
米切爾的問題則在于:他過往就存在“球風偏獨”的問題,但他打擋拆之后存在出球比重很低,好歹可以用爵士這個環(huán)境需要他多做終結來搪塞過于;但今年球隊環(huán)境變了之后,他依然在這方面沒有改進,擋拆出球比重依然只有30.9%。
(米切爾擋拆之后自己拋投,底角有空位)
他明明有著異于常人的身體素質(zhì),卻在球隊的空間變好之后沒有利用好自己的天賦。無論球隊的戰(zhàn)術是不是打得過于復雜,米切爾的技術動作都非常簡單,且偏愛在中間區(qū)域持球投或者拋投解決問題。
盡管他現(xiàn)在在這些區(qū)域的效率上取得了提升,但如果在這些區(qū)域頻繁出手是以犧牲籃下出手比重為代價,那就是得不償失的:
(米切爾現(xiàn)在籃下出手比重是生涯新低)
相比于米切爾,替補席上的克拉克森在進攻端做的選擇要好得多。
二、克拉克森的各種操作①克拉克森會有更多的處理
克拉克森的身體條件不如米切爾,他無法頻繁突到真正意義上的籃下出手。但他和米切爾的區(qū)別在于,他在突破(包含急停投中距離)的過程之中,會加入更多的虛晃和變向,至少能夠給自己最后的出手帶來更好的空間。
(克拉克森在籃下虛晃后傳隊友)
在球隊空間較好的情況下,克拉克森目前的籃下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76.2%,而米切爾只有60.0%……
②克拉克森會多投三分球
相比于過往,克拉克森今年投了更多的三分球,到了爵士之后也延續(xù)了這種出手習慣,且三分球準星目前也尚可,而米切爾本賽季的每36分鐘三分球出手數(shù)反而比上個賽季略有下滑。
但克拉克森畢竟是替補,爵士真正能夠給主攻方面帶來更大影響的還是博揚。這里面的部分因素是,開拓者有安東尼在場。
三、安東尼的黑色一面前文已經(jīng)提及,在目前開拓者的環(huán)境下,安東尼在進攻端抗下這部分球權是有其價值的。
但需要強調(diào)的是,安東尼必須在抗下這部分球權時交出體面的效率,這樣才能不至于讓球隊太被動,因為他在防守端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開拓者這場開場是用安東尼去防守博揚的,但安東尼根本不適合去防守博揚,后者去跑無球掩護時,安東尼明顯有點跟不上:
但是,開拓者在這個位置上的另一名球員海佐尼亞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他代替安東尼上場之后,也在犯這種錯誤,這讓開拓者的中鋒蹲坑策略顧此失彼:
這兩名球員在防守擋拆時,還存在類似的問題。爵士一般在有球掩護側身后,還要加一道背掩護(而且博揚或者英格爾斯是提前拆走的),結果安東尼和海佐尼亞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都顯得有點手足無措:
(安東尼是自己不干活)
(海佐尼亞是不知道該怎么做)
與海佐尼亞相比,安東尼的協(xié)防熱情明顯更差。
海佐尼亞好歹有過這種協(xié)防造成戈貝爾進攻犯規(guī)的鏡頭:
也有過去護筐但是因為自己糟糕的起跳時機錯過最佳護機會的場景:
而安東尼呢?
康利攻筐能力再差,對著單防不佳的麥科勒姆,同側又沒有刷卡協(xié)防(安東尼應該去做的事情),總能順利打到籃下吧:
博揚找到了利拉德的錯位,海佐尼亞好歹去刷卡了,安東尼站那個位置只顧著智慧隊友去協(xié)防,其實最應該協(xié)防的是他自己:
(麥科勒姆那個位置是能夠兼顧兩個人的)
戈貝爾假掩護提前順下,安東尼在弱側根本沒有做出協(xié)防的動作,戈貝爾同側的利拉德體型太小,根本起不到相應的護筐作用。
很明顯,在阿里扎被驅(qū)逐之后,開拓者再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3-4號位球員去籃下幫助護筐。以開拓者目前的情況,他們想要安東尼在進攻端消化掉那部分球權,就必須接受他在防守端的那些錯誤。
后面輪換吃緊之后(西蒙斯也下場了),開拓者干脆用起了海佐尼亞和安東尼去打4-5號位。但在那段時間內(nèi),開拓者的防守出了更大的問題。
四、開拓者的防線出了大問題前文說過,安東尼在那段時間是去防守戈貝爾的,但他防擋拆時的防區(qū)實在太小了,特倫特(基本主防米切爾)擠掩護能力又有限:
這場比賽的后半場,開拓者的防守策略被迫做得更激進一點(甚至守了一些換防)。但他們的中鋒回籃下速度根本不快,爵士的戈貝爾又非常善于假掩護提前順下攻筐,開拓者也沒有可靠的側翼資源去護筐,代價自然是籃下和底角三分球這兩塊區(qū)域成為了他們的盲區(qū):
(兩個底角是倆后衛(wèi))
(兩個底角是倆后衛(wèi)2)
(安東尼的刷卡根本不到位)
在他們糟糕的防守面前,米切爾和康利平時的那些問題也基本被掩蓋住了。
五、開拓者糟糕的退防紀律另外,開拓者本身的退防紀律也非常糟糕。
筆者可以理解,退防過程之中是會形成一些防守方不太愿意去做的防守對位。但防守方要做的事情是,盡可能去規(guī)避這種情況,而開拓者在做的事情卻是截然相反的:
上個賽季期間,開拓者陣中有一堆進攻拖后腿但防守良好以上的鋒線球員,但現(xiàn)在,他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