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知道,去年在中超賽場,上海上港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導(dǎo)致要通過附加賽才能取得亞冠資格。大年初四,上港與泰國武里南聯(lián)的亞冠資格賽比賽在“武漢肺炎”的陰影下進行,這是上港“輸不起”的一場比賽。
一、上港闊步走進亞冠?
雖然兩隊在上半場均無建樹,過程有亮點,最后以0-0悶平。但是,到了下半場,上港的進攻一開始也是沒有辦法,主要的是因為上港三叉戟隊長胡爾克、奧斯卡和阿瑙之間“不來電”,相互配合和默契不夠,三叉戟經(jīng)常陷入“孤軍作戰(zhàn)”的境地,主帥佩雷拉發(fā)現(xiàn),如果再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于是,得換個人上去激活場上的氣氛。
換上李圣龍后,場上的僵局才開始打破。比賽來到70多分鐘,李圣龍在禁區(qū)內(nèi)“撿漏”,拍馬趕到的李圣龍勁射入網(wǎng),上港隊率先打破僵局,1-0領(lǐng)先武里南聯(lián)。隨后,上港隊在補時3分鐘內(nèi)由阿瑙和胡爾克連入兩球,上港最終以3-0零封對手,取得這場關(guān)鍵戰(zhàn)役的勝利,闊步走入亞冠賽場。
二、隊長為何與阿瑙不“來電”?
單從結(jié)果3-0來看,上港應(yīng)該是大勝,但是,看完比賽的球迷卻看得有點“揪心”,因為勝利來得艱難,而且,兩球來自最后補時三分鐘,這顯然是在對手放棄比賽后取得的“重大勝利”。人們擔(dān)憂的是,上港在上半場為何一球難進?攻擊力哪里去了?
在比賽中,三叉戟不來電的問題比較嚴(yán)重,這是導(dǎo)致上港攻擊力銳減的“元兇”,尤其是,作為上港隊隊長的胡爾克,隊長為何與阿瑙不“來電”?
我們來看胡爾克與阿瑙的配合情況:隊長胡爾克踢球“獨”性不改,阿瑙有幾次跑到禁區(qū)接應(yīng)點,但隊長太粘球與阿瑙不“來電”,不傳阿瑙,阿瑙總是“白跑”。好幾次白跑后,最后,阿瑙也就放棄跑點,干脆攤手表示“無語”。
再來看一下阿瑙的那個進球:隊長胡爾克只傳球給奧斯卡,然后,由奧斯卡再傳球給阿瑙進球。可見隊長胡爾克與阿瑙的確“不來電”,這可能是上港后續(xù)比賽中的“一大隱患”!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胡爾克“立功”心切。隨著年齡的增大,胡爾克的能力在逐步下滑,因此,作為隊長,胡爾克急于想通過進球體現(xiàn)自己的能力,急于表現(xiàn)自己,立功心切。所以,往往通過粘球想單獨進球,證明自己強大。因此,胡爾克不想將腳下的球分給阿瑙去進球“立功”,所以,與阿瑙不來電。
二是隊長不相信阿瑙的實力。在阿瑙未來之時,當(dāng)時的艾克森、胡爾克、奧斯卡三叉戟配合流暢,但是,自從阿瑙替代艾克森后,胡爾克與阿瑙的配合就成了問題。因為阿瑙的射術(shù)精湛,但是帶球能力一般,因此,多次傳給阿瑙后,阿瑙白白浪費機會后,作為隊長的胡爾克,也不太相信阿瑙的實力。心里在想:與其阿瑙浪費機會,還不如自己射一腳,或許能進。
三是胡爾克與阿瑙“功能重合”。由于兩者都是射手級人物,都不希望別人射門。那么,胡爾克心想:我能射門的球,為何要傳給你阿瑙?你射還不與我射!這樣,就相當(dāng)于上港在禁區(qū)重疊一人,場上“自罰一人”,相當(dāng)于十人作戰(zhàn)。
上港是一支實力強大的球隊,但是,如果不解決隊長胡爾克與阿瑙“不來電”的問題,對上港實力的提升可能是不升反降,不利于上港在以后亞冠或中超的比賽。大伙說說,是不是這個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