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收入增加、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從網購到海淘,從旅游到知識付費等,下沉市場多個領域都展現(xiàn)出很強的消費能力。
剛剛過去的“雙12”,中國消費者依然展現(xiàn)出驚人的購買力。值得一提的是,新興的“年度網紅”——下沉市場表現(xiàn)亮眼。
京東在“雙12”開啟新一輪“超級百億補貼”,期間下沉新興市場累計售出商品件數(shù)同比增長達50%。淘寶“雙12”第一個小時,聚劃算在三線及以下下沉市場的成交額同比超過了50%。20個品牌單品交易額破億元,812個單品交易額破1000萬元。下沉市場消費能力在各平臺的表現(xiàn),不得不讓人驚呼:厲害了,下沉市場!
所謂下沉市場,指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鎮(zhèn)與農村地區(qū)市場,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增量市場。隨著收入增加、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從網購到海淘,從旅游到知識付費等,下沉市場多個領域都展現(xiàn)出很強的消費能力。
當然了,下沉市場只是渠道下沉,并不代表品質也下沉。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同樣關注品質和品牌。從潮流追隨到與北上廣“無時差”,下沉市場的消費結構與一二線市場越來越像。在下沉市場消費者的“購物車”里,不乏掃地機器人、電動牙刷、體脂秤、車載小冰箱等新鮮好物。從“雙11”各家平臺數(shù)據(jù)看,iPhone11、華為Mate 30 Pro等最熱門的手機,都有超過一半訂單來自下沉市場。
不只是好物,旅游市場也是如此。銀聯(lián)《2019國慶旅游消費大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三四線城市居民出游意愿增長明顯,整體消費人次同比增長13.7%,領先于一二線城市。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不斷推進,居民收入持續(xù)提高、消費意愿越來越強,這都對下沉市場的消費提供了有力支撐。下沉市場規(guī)模龐大、成長快,其背后的“金礦”吸引著各大電商排兵布陣。比如,天貓“聚劃算”、京東“京喜”、拼多多“萬人團”等,均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觸達下沉市場。
下沉市場大幕拉開,如何進一步挖掘?有專家表示,下沉市場的消費主體,比如小鎮(zhèn)青年、網購中老年等,代表不同的消費風格,但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既要“品質”又要“實惠”。這要求商家不能全靠拼規(guī)模、價格,更要拼供給、品質,讓適銷對路的高性價比商品更多些;還需要精準聚焦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構建更成熟、涵蓋各層次消費的細分市場。同時,商家應避免無序、惡性競爭,并不斷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倉儲物流能力,用更優(yōu)質的服務滿足用戶需求。
下沉市場的賽道上已是高手云集??梢灶A見的是,隨著我國消費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以及更多優(yōu)質供給的出現(xiàn),下沉市場將釋放出更強大的購買力,為消費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