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农村老熟妇肥BBBB_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色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熟妇人妻在线视频_囯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新聞 >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時間:2021-01-13 17:37來源:網(wǎng)絡整理 瀏覽:
“我們沒有自己的芯片了?!薄A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從9月15日起,臺積電將不再為華為代工生產(chǎn)華為海思芯片。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已經(jīng)并將繼

“我們沒有自己的芯片了?!薄?a href="/kx/keji/53870.html">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從9月15日起,臺積電將不再為華為代工生產(chǎn)華為海思芯片。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降低。

芯片多重要?

這么說吧,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火箭導彈,離了芯片,統(tǒng)統(tǒng)玩不轉(zhuǎn)。


衣食住行很好理解:微信支付寶、導航打車、外賣快遞、出門跑步還得用手環(huán)丈量一下自己跑了多少公里吧?除非您完全住在人際交往占絕對地位的偏遠山區(qū),方圓30里能解決您所有需求,否則網(wǎng)上買東西能離開手機和網(wǎng)絡嗎?


國家安全方面更不用說了,哪個軍事設備能離開計算?火箭導彈飛機航母離不開通訊吧?有電子產(chǎn)品就有集成電路對吧?


2018年,中國進口了全球1/3的芯片,價值以千億計。還別嫌貴,美金。


花這么多錢,買沙子造的芯片,為啥?自己造不了。


芯片多難造?


說完全造不了也虧心,能造一點——大概是世界產(chǎn)品量的3%。而美國能造世界產(chǎn)品量50%的芯片,韓國能造1/4。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買著嫌貴自己造行嗎?有點難。


得說句題外話:不得不說,咱們的國民和國家,真是大國心態(tài):啥玩意咱們沒有?沒關系啊,都自己造。要知道不是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這么強大內(nèi)心的,對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人民來說:這也造不了,那也造不了,才是常態(tài)。


只有我們:沒有?沒關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都聽過吧,十年不夠?二十年夠嗎?復雜的造不出來,先來個簡單的?


所以不要悲觀。我昨天在酒桌上跟別人聊天還說起來:芯片的確不好制造、光刻機我們的確沒有。但這玩意會比原子彈航空母艦更難嗎?我看未必。

偉大領袖說過:“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我們就什么都有了。”當然,我們不期望封鎖;但是,撂句狠話放這:“你當我們中國老百姓嚇大的呢?”


當然,造芯片很難,比球鞋襯衫塑料制品都難得多,這也是事實。


早在1958年,中國拉制第一根硅單晶。美國在同一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個集成電路。中國在芯片領域的起步并不晚。


但是,芯片產(chǎn)業(yè)發(fā)展需要其他制造業(yè)和供應鏈齊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投入、更需要時間積累?!鞍宓室昀洹?,這是芯片行業(yè)中流行的一句行話。


人才、投入、周期,這些問題我們從上世紀熬到本世紀,基本都算有點眉目了。


人才角度,芯片行業(yè)的人才的培養(yǎng)周期需要10到12年;博士畢業(yè)后,還得工作幾年有些經(jīng)驗后才能擔綱重要任務。


投資來看,從研發(fā)、建廠到量產(chǎn)上市,要十年以上。中間還會經(jīng)歷各種坑,一旦走錯一步,所有投資全打水漂。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壓根沒錢砸;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要補的課太多,短時間輪不到芯片制造。

直到21世紀,隨著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興起和國內(nèi)制造業(yè)的崛起,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國產(chǎn)芯片才剛剛上路。

大概在北京奧運前后,中國琢磨這事的人,還很少;也就是這幾年,咱腰桿硬點腰包鼓點,算是敢琢磨琢磨芯片制造的事了。


華為海思行嗎?

芯片行業(yè),分成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芯片封裝與測試。


我知道這么說你不好理解——其實我自己也不理解。


舉個不恰當?shù)睦樱壕褪秋堭^新菜研發(fā)、后廚炒菜、裝盤擺設、大伙試吃。


從2004年到如今,華為解決了新菜研發(fā)的問題。那一年,任正非意識到了芯片重要,把原來的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獨立出來成立海思半導體。


四年,產(chǎn)品勉強能用;七年,華為自產(chǎn)芯片差強人意。畢竟我們剛才說到,芯片設計從人才培養(yǎng)到科技研發(fā),是個以十年為周期的行業(yè)。


見效太慢,是這個行業(yè)大多數(shù)企業(yè)活不過第一輪的主要問題;也是只有大企業(yè)才玩得起的原因。


可也因為這個原因,一旦玩明白了,一法通萬法通,窗戶紙捅破了很多事情會變的更容易。華為海思能走出這一步嗎?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華為被卡脖子,這事怎么破?


有網(wǎng)友說:沒關系啊,沒華為我們可以用小米。

我只能說:行業(yè)地位還是不一樣,恩,不太具備可比性。

再細的不能說了,說太細小米會不開心。


還有人說:支持華為!人人都買華為。

這個......任正非自己都說這只是個商業(yè)行為,不要道德綁架哈。

再細的話又不能說了,有一票人又會不開心。


平常心對待吧,該來的總會來,躲不開的去哪也是躲不開。


上文我說到了,芯片行業(yè)是個重資產(chǎn)、長周期、大人才、見效慢的行業(yè)。周期以十年計,投資以十億計,還不見得能有突破。


強大如華為,從2004年涉足芯片設計,到2012年也只是差強人意而已。


不過咱們不著急,量變多了總會有質(zhì)變,客觀規(guī)律改變不了


2004年,華為總裁任正非意識到了芯片的重要性,決定將原來的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獨立出來,也就是海思半導體。


五年之后的2009年,華為才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機芯片,但因為技術不成熟,最終沒有走向市場。


又過了3年,2012年,華為在西班牙巴塞羅那MWC大展上,發(fā)布了第二款K3V2芯片,這款處理器在當時是體積最小的一款高性能四核處理器,讓世界為之一驚。


華為也第一次將自家芯片用在華為手機上,但終因芯片的40納米制程落后和GPU兼容


2019年9月,華為在德國柏林和北京同時發(fā)布麒麟990 5G芯片。這是全球首款集成5G的手機芯片,并用上了最先進的7納米制程工藝。


2020年5月6日,權威半導體第三方調(diào)研機構(gòu)發(fā)布全球十大半導體銷售排名,華為海思創(chuàng)造了歷史,首次擠進榜單,排名第10位。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第十位那個hisilicon就是華為海思


可是,也就是這個月開始,在美國限制下,原本給華為海思代工的臺積電等芯片代工廠,再也不能為華為生產(chǎn)芯片了。

海思是中國芯片設計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創(chuàng)新。但在芯片制造環(huán)節(jié),就像上面說的,外受制于人,內(nèi)蹣跚學步。


國產(chǎn)芯片制造領域,中芯國際可能算的上是為數(shù)不多的杰出代表。

中芯國際的創(chuàng)始人張汝京,芯片行業(yè)人人知曉的的大佬。工作的前20年,張汝京一直在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工作。


二十年后,張汝京回到了臺灣地區(qū),創(chuàng)辦了世大半導體公司,一躍成為中國臺灣的第三大芯片公司。


之后,全球芯片制造龍頭臺積電收購世大半導體。張汝京提出的一個條件就是:“工廠必須建在大陸?!?/p>


臺積電沒兌現(xiàn)承諾。張汝京憤然離職。去了上海。

2000年8月1日,中芯國際開始動土;到2001年9月,中芯國際正式投產(chǎn)。


2004年張汝京的前東家臺積電以“中芯國際員工盜取臺積電商業(yè)機密”為由,在美國加州起訴中芯國際,并索賠10億美元。


官司拖到2005年,中芯國際選擇了庭外和解,6年分期賠償臺積電1.75億美元。張汝京也被迫離開中芯國際。


直到2017年10月,曾在臺積電和三星履職的梁孟松,出任中芯國際CEO兼執(zhí)行董事。

不到一年,中芯國際就宣布攻克14納米工藝。

華為斷供:造個芯片就那么難嗎?


今年4月中芯國際與華為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牽手。華為榮耀Play4T手機所搭載的海思麒麟710A處理器,正是由中芯國際14納米制程代工。

這是讓中國半導體人淚目第一款、可量產(chǎn)純國產(chǎn),手機芯片,。

世間萬事,最難的是從零到一。這一步,走出去了。

推薦內(nèi)容